一周看台:铭记历史 共创未来
| 2025-10-28 09:22:53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
东南网10月28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陈梦婕) 全国人大常委会24日通过决定将10月25日设立为台湾光复纪念日,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大会25日在北京召开,引发台湾同胞强烈共鸣和积极评价。 “大会提到的‘铭记历史、共创未来’,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台湾《观察》杂志发行人纪欣说,两岸中国人携手抗日、取得抗战胜利和台湾光复的历史事实,证明了两岸是血脉相连、休戚与共的一家人。回顾并纪念这段历史,是让更多台湾民众了解历史真相,了解和平统一将给台湾带来哪些重大利好,并激励大家为推动祖国完全统一和民族复兴作出贡献。 台湾“中时新闻网”等媒体刊文称,台湾光复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荣光与民族记忆,大陆以法律形式设立纪念日,体现了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坚定意志。 台胞、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受访时表示,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不仅是重申历史事实,更是表达对祖国完全统一的期盼。全国台企联会长李政宏也指出,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才让台湾摆脱日本的掠夺与压迫,这段历史不容遗忘。 新党副秘书长游智彬投书“中时新闻网”指出,对比两岸纪念台湾光复的态度,谁真正在乎台湾,答案愈发明显。民进党当局否认抗战、抹去光复,把统一描绘成恐惧,把和平污名为投降。然而,没有中国抗战胜利,就没有台湾的光复;没有中华民族的牺牲,就没有台湾的重生。 上周,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大会在北京召开。参加大会并发言的台湾劳动党主席吴荣元认为,台湾的回归,是历史的正义,是法理的必然。台湾光复这段历史,是两岸同胞共赴国难、共承苦难、共享胜利荣光的历史证明。它是两岸共同的历史资产,是联结两岸同胞最深厚的民族纽带,更是我们思考台湾前途命运时,必须牢牢站稳的历史原点。 台湾《联合报》原采访中心主任陈志平表示,从武装抗日到文化抗日,再到台湾青年辗转赴大陆参与全民族抗战,台湾从未缺席。“他们深知,要救台湾,必须先救中国。因此,那些奔赴大陆投身抗战的台湾精英,以及最终抗战的胜利与台湾的光复,都充分证明并凸显了:爱台湾与爱中国从不对立,二者本就是同一件事。” 台湾青年联合会理事长何溢诚在台湾梅花新闻网刊文表示,台湾光复既是两岸同胞用鲜血和生命写就的历史事实,也是国际社会公认的法理事实。大陆设立光复纪念日有助于强化国际社会对两岸同属一中、反对“台独”的共识。 “台湾同胞的中国人认同从未因殖民压迫而动摇,台湾光复更是标志着我们的先辈从殖民统治中解放,重新以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身份立于世界。”台湾青年熊羿说,纪念光复不仅是回顾过去,更是为了明确未来方向。我们要与大陆同胞携手,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勇担重任,主动融入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当中。 连日来,台湾岛内各界以多种形式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张灯结彩喜洋洋,胜利歌儿大家唱,唱遍城市和村庄,台湾光复不能忘,不能忘,常思量……”25日,秋雨绵绵,百余人在台北齐唱《台湾光复纪念歌》,为台湾统一联盟党、台湾劳动党等多个团体举办的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活动拉开序幕。 台湾劳动党副主席王娟萍动情地说,台湾光复的历史时刻,深深刻在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中,成为两岸人民共同的历史记忆。台北市第一女子高级中学教师区桂芝说,百年前的台湾,有一生不穿和服、不说日语的林献堂,有创立“台湾文化协会”、奔走唤起同胞觉醒的蒋渭水,他们始终挺直腰杆。如今,面对岛内有一些人背叛祖先、出卖民族利益,我们更需要呼唤同胞重建民族气节。 该活动发表声明表示,岛内有些人宣扬殖民史观,如称抗战胜利为“终战”、不承认“台湾光复”。其目的就是切断两岸的历史联结,混淆、压制台湾民众的中国人身份认同,达到分裂国家的目的。我们要警告“台独”分裂势力,任何“倚美谋独”、分裂国家的图谋都将被粉碎。 台北中山堂是80年前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典礼所在地。台湾中华妇联总会主任委员雷倩在纪念活动中表示,纪念台湾光复,就是纪念抗战胜利和台湾摆脱日本殖民统治回归中国的历史时刻,也是纪念台湾民众在反抗日本殖民统治时的牺牲、奉献、坚持。 台湾《中国时报》发表题为《台湾光复80周年 细思量不能忘》的社论称,台湾光复80周年,我们不仅要纪念台湾摆脱殖民统治的日子,更要从思想中彻底扫除“恋殖”的阴影,不能像赖清德和民进党站在日本侵略者立场将抗战胜利改称“终战”。基于此,台湾民间更要光明正大、充满尊严地站出来,好好庆祝台湾光复80周年,要为后代子孙树立一种典范,让他们知道,我们不是“恋殖”的奴才,而是挺直脊梁、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
相关阅读: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