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台海 > 台湾时政 > 正文

从台湾各地祭孔感受中华文化在台根深叶茂

2025-09-30 08:58:34 张薇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陈玮 
分享到:

新华社台北9月28日电题:从台湾各地祭孔感受中华文化在台根深叶茂

新华社记者周文其、齐湘辉

每年9月28日孔子诞辰纪念日,台湾众多孔庙都会举行祭祀大典。今年的这一天,也不例外。

记者参加了台北市孔庙的释奠典礼。约一个半小时内,仪式依据台湾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三献古礼”进行,先后完成启扉、瘗毛血、迎神、进馔、上香等37道程序。参与典礼的礼生、乐生、佾生中,不少是台北市中小学的学生。他们有的演奏古韵悠长的音乐,有的展现优雅整齐的佾舞队形,表现出色。

据不完全统计,台湾各地有超过40座大小孔庙。其中,兴建于1666年的台南孔庙是台湾第一座孔庙,被誉为“全台首学”。27日,记者在台南孔庙看到,释奠典礼前一日,不少人顶着太阳,一丝不苟地清洁器具、洒扫庭院,将典礼现场打扫洁净。

今年的台湾祭孔大典如往常一样,吸引了大批民众观礼。凌晨五点,距离典礼开始还有一小时,台北市孔庙外等候进场的民众已经排起长龙。不时还有新到的民众询问:“还能不能排队?”工作人员只能抱歉地说:“观礼人数已经满了,不好意思。”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尊崇历史、重视文教,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历史和传统文化,人们可以突出感受到当下台湾社会存在着的矛盾现象:在民间社会,众多百姓对中华历史文化很推崇;当局却推行“去中国化”,将“中国史”与“台湾史”切割,试图让岛内民众淡忘两岸同胞荣辱与共的历史。

记者在多个场合采访中都感受到当地民众对中华历史文化的热情。一场龙舟赛中,台北一支参赛队伍里不少人年近60岁,但兴致不减,很多人都认为“这个民俗活动很有意思”,表示“知道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很伟大”。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前后,台湾民众也和大陆民众一样焚香祭祖、祈福未来。

遗憾的是,受民进党当局“去中国化”操弄和媚日错乱史观的影响,一些地方虽还保有台湾同胞抗日遗迹和抗日纪念碑等,但本地一些乡亲不太了解发生在当地的抗日事迹。

夏潮联合会会长陈福裕说,近年来,民进党当局为了“倚外谋独”,竟然扭曲历史,美化日本殖民统治,抹杀两岸同胞共同抗日事迹,这是对先人的亵渎,是对台湾人民的侮辱。

所幸的是,台湾不乏遵循至圣先师教诲的老师们,坚持以自己的努力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中华历史文化。

台南市一位小学老师接受采访时说,如果学生希望进一步了解乙未割台后的历史,他都会推荐学生阅读一些课外读物,并介绍当地历史遗迹。他坦言,希望通过阅读史料和实地走访,学生们能对历史有更全面、清晰的认识。

曾痛批当局推行“去中国化”课纲的台北教师区桂芝说,希望更多台湾年轻人对中华民族这一概念有更准确的认识,两岸要和平交流,台湾人就是中国人。

这些有识之士的不懈努力正在取得成效。在台湾逢甲大学举办的“民族浩气·翰墨千秋”书画展上,记者遇到一群大学生,他们相约前来看展,跟随讲解员一同了解书法技艺和作品背后的家国情怀。一位同学看完后表示,对抗日英雄们的事迹很是感佩,期待以后可以对抗日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

台湾各地民众坚持祭孔,表达慎终追远之意。中华文化在宝岛根深叶茂、薪火相传,任何“去中国化”企图都不能得逞。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大学城酷图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