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台海 > 闽台交流 > 正文

“家的味道,比什么都珍贵”——福建台胞家庭的新疆暖心之旅

2025-08-25 08:48:28 作者: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8月25日讯(福建日报昌吉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小清 刘辉 通讯员 李秀云 张宏宇)8月的昌吉瓜果飘香,4000多公里外的福建海风越岭跨壑,似循香而至。8月6日至13日,在福建援疆前方指挥部的支持下,由福建省妇联、新疆昌吉州妇联共办的“丝路同源・山海交响”2025年石榴花闽昌交流活动在昌吉举行,8户福建台胞家庭跨越山海,与昌吉州8户最美家庭结对“认亲”,一场“书香有福 石榴花开”的亲情故事于天山脚下悄然铺展。

“虽是初见,却像老友重逢!”福建两岸婚姻家庭姜海艳一家,特别挑选了一幅蕴含闽地文韵的诏安书法作品,赠予昌吉“亲戚”照力得汗,对方回赠融合了塔塔尔族与哈萨克族特色的精美刺绣。

这温馨一幕,发生在活动首日的奇台县福州中学——这所福建援疆投入1.8亿元援建的美丽校园里,福建8户台胞最美家庭与昌吉州8户最美家庭举行了结对“认亲”仪式,也是闽昌两地妇联首次携手开启台胞家庭入疆交往交流交融活动。现场,两地家庭握手拥抱、互赠礼物,载歌载舞、共话家常。在歌曲《花开中国》的优美旋律中,激昂舞步与飞扬裙摆勾勒出一幅温馨的图景。

到了呼图壁县“亲戚”家里,大家围坐共唱闽南语歌曲《爱拼才会赢》,同跳新疆舞蹈,欢声笑语不断。“这是特别珍贵的经历。”在闽台胞刘晓琴夫妇说,面对面交流不仅感受了新疆家庭的热情淳朴,更在分享各自生活、文化习俗的过程中,架起了连心桥。

离开温馨小院,台胞家庭走进昌吉的田野与车间,所见皆是红火产业与藏在麦浪、酒坛、馕饼里的共赢故事。奇台县小麦博物馆内,玻璃罐中金黄麦粒如盛着阳光,这里的面粉正通过福建援疆架起的桥梁销往福建,是闽昌产业协作的缩影;木垒县鹰嘴豆博物馆里,“小豆子变大产业”的故事,让台胞看到两地产业互补的更多可能性,“福建丰富的农产品加工经验,能帮当地特色产品走出更宽的路”。

在吉木萨尔县小分子村的闽疆艺术家创作基地,看闽疆文创碰撞赋能乡村;在玛纳斯红酒博物馆,品戈壁葡萄酿的“东方美酒”,听酿酒师说福建援疆故事;在昌吉州馕产业园,见证馕从传统主食变为“富民产业”……每一次参访,都让台胞对“闽昌协作”有了更真切的感受。“新疆这几年的发展速度很快,它的发展不是传说,是看得见的红火;‘闽昌协作’不是口号,是结出果实的共赢。”曾来过新疆的漳州市台协会常务副会长张良彬感慨地说。

文化是民族团结的根脉。8天里,台胞家庭从葫芦工艺园的彩绘、北庭故城的残垣、博物馆的织锦中,触摸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在幸福村葫芦工艺园里,福建漆艺与新疆葫芦画“联姻”,相映成趣。台胞赞叹地说:“这就是中华文明,各有其美,合在一起更精彩!”

木垒县月亮地村的夜晚,篝火燃起,冬不拉琴声中,村民们拉着台胞的手跳起了麦西来甫,火光映在他们脸上,满是欢喜。

台胞们一路探寻、一路惊喜、一路感慨。在木垒草原坎儿井博物馆,看古代劳动人民跨地域修水利的智慧;在北庭故城遗址博物馆,触摸丝绸之路的繁华印记;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围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兴奋不已。台胞江佳欣感慨地说:“网上见过这织锦,今天终于见到真容!新疆历史悠久、文化迷人,这趟难忘的经历让我真正明白,我们都是中华文明的守护者、传承者,要把这些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暑假来福建看海!”“冬天来新疆滑雪呀!”8天旅程接近尾声,在呼图壁的美丽庭院里,两地家庭围坐话别,满是不舍。孩子们互换着联系方式,大人们手拉手约定下次相聚。“常联系,视频教我们做福建菜!”“明年一定要来福建看山海!”

一次“结亲”,长久结缘。此次活动是福建援疆联手闽昌妇联推动闽昌台交流交往交融的生动缩影,在闽台胞家庭与新疆本地家庭8天的真挚互动,书写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生动篇章。

“这次来新疆,看到的不只是美丽的风景和当地的蓬勃发展,更是家人的温暖。”刘晓琴夫妇感触尤深,“‘中华民族共同体’不是抽象的词,是‘亲戚’递来的奶茶、拉我跳舞的手、一起唱过的歌,是掌心相握的温暖。围坐一桌的热闹,和台湾老家过节一模一样,这种家的味道,比什么都珍贵。”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