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台海 > 闽台交流 > 正文

首批台湾凤梨跨海在泉州结出“金果实”

2025-08-21 08:51:24 作者: 来源:东南早报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尝尝看!这是刚采摘的6斤多的‘果王’!”昨日,台胞李适贤热情地将新鲜凤梨切块装盘。在泉州丰泽武陵农场,凝结着两岸农人智慧与汗水的首批台湾凤梨正式亮相。甜蜜多汁的台湾凤梨不仅是舌尖上的盛宴,更是两岸同胞心手相连、共同耕耘的甜蜜结晶。

细心呵护 台湾凤梨跨海结“金果”

进入武陵农场,一下车,一股浓郁的、带着热带阳光气息的甜蜜果香便扑面而来。循香望去,下车处正堆放着刚采收的台湾土凤梨——青翠的叶冠蓬勃向上,金灿灿的果实饱满诱人,令人垂涎。

“去年开始种植,如今正是甜蜜收获的时节。看,这是才长出四天的凤梨宝宝,通体红艳,多可爱!”在生机勃勃的凤梨地里,记者看到了不同生长期、各具特色的凤梨品种。李适贤解释,坚持自然农法种植,即使同期种下,凤梨的生长也各有快慢:有的尚在孕育,有的初挂青果,有的则已成熟待采。“如果精细控制湿度、水分、点花技术等,就能实现量产整齐,但我们更追求这份自然的馈赠。”为了精准捕捉每一颗果实的成熟时刻,农场工人每日穿行园中,细心呵护、耐心守候。

李适贤自2016年来到泉州便长居下来,在这里,他遇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来自台湾台南的资深农业专家、武陵农场董事长周骏声。共同的愿景让两人一拍即合:在这片沃土上,种下家乡的味道。“武陵农场坐拥清源山麓,阳光充沛,雨水调和,坡地地形简直是为凤梨量身打造。这让我想起台湾南投老家那些种满凤梨的小山丘!”李适贤感慨。凤梨不仅甘美可鲜食,更是百变食材——可榨汁、熬酱、入烘焙、制凤梨酥,融入生活的点滴滋味。

深耕融合 两岸农业合作增典范

李适贤对于前景信心满满:“我儿子在台湾种植凤梨已有11年,最新的种植技术、落地方案,我们随时沟通分享。加上有泉州市农科所专家指导,我们底气十足。”目前,农场已成功引种出4个优质台湾凤梨品种,未来还将持续引入更多风味。“未来我们不仅要打造完整的台湾凤梨产业链,更要将纯正的台湾凤梨种苗,播撒向全国!”

作为项目的技术灵魂,来自台湾台南、已在泉州农业领域深耕十余年的周骏声倾注了满腔热忱。他展望道:“我们将持续扩大种植规模,精进种植与管理技术,目标是带动周边乡亲共同致富,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谈及这片奋斗的热土,周骏声深情流露,“泉州与台湾同根同源,血脉相连。我深信,在泉州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我们的台湾凤梨事业定能枝繁叶茂,硕果累累!”记者了解到,自2007年接手这片2700余亩的农场以来,周骏声便致力于搭建两岸农业融合的桥梁——他精心打造了海峡两岸名优果示范园、台湾香草园、台湾珍贵花卉引种园等,成功引种了台湾名优芒果、玉米、南瓜、黄秋葵等特色农产品,成为两岸农业交流合作的生动典范。 在周骏声和李适贤心中,泉州这片热土,是他们施展抱负、实现梦想的广阔天地。未来,他们还将把更多台湾的味道,播撒在泉州的土地上。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专题推荐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