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台海_ > 台湾万象 > 正文

回家团圆:在宝岛台湾感受浓浓年味

2025-01-27 09:01:19 作者: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新华社台北1月26日电 题:回家团圆:在宝岛台湾感受浓浓年味

新华社记者谈昦玄、陈君

“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春节即将来临,宝岛台湾节日氛围渐浓,人们购年货、话团圆,在忙碌和喜悦中准备过大年。

进入腊月,台北保存最完整的老街迪化街年味越发浓郁。“2025台北年货大街”开张迎客,古朴的街市张灯结彩,红灯笼、春联迎风摇曳,店铺内外各色年货摆得满满当当,叫卖声不绝于耳,采买年货的人们摩肩接踵。

“过年就是要图个热闹,春节的仪式感不能丢了。”家住基隆的王原泉说,虽然近年物价连涨,网购可能更便宜、更方便,但他还是会选择和家人一起来年货大街采买,感受浓浓年味。

老店“联成食品”店主丁宇汉说,年货大街开张后,店里主打的乌鱼子、干贝等特产销量比平日多了四成。

前些年,他的店铺是大陆游客认可的伴手礼名店,常有批量采买的大客户。如今,大陆方面宣布将恢复闽沪居民赴台团队游,丁宇汉很是期待,他说,热烈欢迎大陆游客再访迪化街,到店品美食、话家常。

这些年,大陆的酸菜鱼受到许多台湾食客青睐,也让年货大街上的客家酸白菜迎来了好生意。面对春节前夕激增的客流,摊主张伽镁不得不请家中小辈来搭把手。她告诉记者,酸白菜开胃,也适合做酸菜鱼、火锅,不少老顾客特地来买,准备为除夕阖家围炉加菜。

台湾百姓习惯称除夕夜的团聚为“围炉”,一盆暖暖的炭炉,或是一锅热热的火锅,代表着家的温热,团聚的暖心,是千百年珍视不变的中华传统。

如今春节申遗成功,台湾作家杨渡说,想必今年的春节,散居在全世界各地的华人,将要更热闹地欢庆了,但“这一则大好的消息,在台湾杂琐的新闻中被忽略了”。

然而,和春节息息相关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不可能被人为抹去和遗忘的,这是牵系着两岸同胞情感共鸣的共同记忆。

一桌团圆饭,年味解相思。除夕夜围炉,团聚之景、团圆之情,两岸中国人过春节并无二致。

就在春节前夕,记者探访出生在故宫文物南迁途中的台湾摄影家庄灵。他回想70多年前,一家人暂居四川巴县时,虽简居节流,但到了春节,母亲会带孩子们往返三四个小时前往乡村的集市买肉,以松柏枝熏制腊肉,为年夜饭添香。父亲则自野外折梅几枝,写下春联,“山中除夕无他事,插了梅花便过年”。

迁居台湾后,庄家人仍保持着在大陆过年的习俗,写春联、拜大年、包饺子、熏腊肉、喝白酒,对祖先牌位上一柱清香,不失不忘。

插花过年如今依旧。为迎接采买年宵花卉的人潮,台北假日花市节前推出“福蛇送喜百花开”花卉展,并延长营业时间。

蝴蝶兰、富贵竹、金桔树等植物被布置上喜庆的春节饰品,成为抢手年货。花店“如意兰园”的高小姐告诉记者,每逢春节,人们都会购买色彩喜庆、造型别致、寓意吉祥的盆栽,摆放在家中,能在寒冬中带来盎然春意,抚慰人心。

火树银花不夜天,人间灯火最美时。蛇年近了,台湾的年味里少不了花灯的璀璨。“2025台北灯节”自1月24日起提前点亮,为蛇年春节营造浓厚的团圆氛围。在西门捷运站附近,不少人驻足于“白蛇传”花灯周围,重温中华传统民间故事,拍照合影,成为景中人。一年一度的台北灯节将于2月2日正式登场,分别象征财、旺、满、吉、富、福的福灯组“六小福”将随机现身展区周边及商圈,为民众送上团圆美满的福气。

台湾今年春节假期从1月25日至2月2日,头尾都会迎来类似大陆春运的交通高峰。长假首日,南下人流、车流渐增,部分路段开始拥堵。在台北车站,记者遇到了许多即将返回老家过年的人们,满载年货而归,脸上写满了欣喜。

长途奔波,只为了和亲人一聚。每年春节,台湾有几百万人返乡团聚,只为满足“回家团圆”这个中国人共同的朴素愿望。在广东工作的简先生25日登上了从台北回花莲的列车,家乡有等他归来的父母和女友,他的行李箱塞得满满当当,里面有给亲友们购买的鞋子,还有家人们想吃的新疆大枣。

“世界上,每个国家的人都迎新年,但中国年是不一样的,人们要阖家团圆。春节,是中国最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和民俗。”庄灵说。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