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预算 ”被砍2000亿 绿营跳脚哭穷
2025-01-24 08:53:25 来源:台海网 责任编辑:陈玮 |
分享到:
|
台海网1月23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林连金整理)历经20小时跨日“不断电”表决,台民意机构21日“三读”通过台当局2025年“总预算案”,原编列3兆1325亿元(新台币,下同),依台民意机构“财委会”试算,经审议后减列2075亿7425万9000元,删减金额创下史上新高,删减幅度约6.6%,整体规模降为约2兆9248亿元。另外,蓝白还冻结“总预算”2600亿。 蓝白联手删减台当局“总预算”后,绿营一边哭穷,一边发布各种资讯指控蓝白“乱砍预算”,“在野党”则反批“执政党”造谣抹黑。台媒报道指出,此次删减后的“总预算”仍比去年度的2兆8519亿多,创下新高,并质问“何来财政紧缩”?台媒还直言,“总预算”攻防宛如一面照妖镜,照出民进党的权谋与矛盾。 删减后仍达2.9兆绿却喊像开“无油车” 面对“在野党”大砍“总预算”,台行政机构负责人卓荣泰三度上火线指责“在野党”。身兼民进党主席的赖清德22日也喊“总预算”被删减,像在开一辆“无油可动的车”。对此,民众党随即回击,赖清德不会开车就换人驾驶。 台媒中时新闻网分析报道指出,赖清德上任后,主要政策都是“蔡规赖随”,但今年度“总预算”编列却比前一年多出3000亿元,“在野”民代不免质疑这3000亿用到何处,审查时岂能不拿出放大镜仔细检视? 从审查结果看,最终“总预算”规模依然达到2兆9248亿元,与去年2兆8519亿相比甚至微幅成长,创下“总预算”史上最高纪录,这样的结果显然与民进党所描绘的“财政紧缩”完全不符。 民进党当局各部门还宣称“预算”被删减后,影响层面甚广。但仔细想想,蔡英文执政最后一年花2兆9000亿,创下民进党引以为傲的“台湾经济史上最好”,为何如今相同“预算”却会造成“影响新手机上市”,甚至连网络报税、订台铁车票也成问题?由此可见,若非蔡英文夸大政绩,就是赖清德恐吓民众,“总预算”攻防宛如一面照妖镜,照出民进党的权谋与矛盾。 蓝称绿“吃太饱了”删的都是“不合理暴增” 针对删减“总预算”,蓝营民代王鸿薇发文表示,“在野党”成功删除了拨补台电的1000亿、“总预算”通案删除939亿、其他部分删除约136亿,扣除台电部分,总计约1075亿,大约删除“总预算”的3.54%。 她强调,“在野党”之所以删减这些“预算”,是不想为民进党当局错误的能源政策、不合理暴增的藏污纳垢媒宣费、沦为政党打手的部门的“预算”买单,秉持良心删除是民代的天职。 王鸿薇质疑,尽管如此,2025年的“总预算”还是高达2兆9248亿,仍然是史上最高,扣除台电部分,删除比例仅3.54%。蔡英文曾说过,删除“总预算”的20%,才能够救财政,而这次“总预算”才删3.54%,民进党却讲得好像99%的部门功能要停摆,谁在为自己的钱包说谎、谁在为民众看紧荷包,大家都看得很清楚。 对于“执政党”针对“在野党”删“预算”的造谣抹黑,王鸿薇表示,可以说是史无前例、史上最夸张,民进党当局各部门联合绿媒和一些既得利益者连日造谣。她指出,“挡人财路如杀人父母”,不难想象这些人急跳脚,但也显见他们过去几年真的“吃太饱了”。 岛内网友“政客迷因”也在社交媒体指出,马英九任内每年“总预算”才约1.9兆,直酸:“这十年到底怎么了?通胀这么严重的吗?” 绿抹黑拉高仇恨值被批为酝酿“罢免潮” 不爽蓝白删减“总预算”,民进党及其侧翼立即展开了一系列政治操作,最受关注的是赖清德办公室删减员工的礼金。 台媒报道,赖清德办公室“机要费”编列3000万元,被台民意机构删减、冻结各1000万元。22日,赖办秘书长潘孟安发“道歉信”给赖办员工,称因“机要费”被删减,以后“三节礼金”(春节、端午、中秋)确定取消发放。不过,这一粗糙的政治操作迅速引发舆论反弹,也引来岛内网民群嘲。台媒体人朱凯翔更讥讽:“赖清德最大的危机,就是身边的人蠢得跟猪一样。” 国民党智库副执行长凌涛表示,赖办今年的春节礼金应该是去年已经编列的“预算”,与新年度“预算”毫无关联,将此事归咎于“机要费”被删减,明显是混淆视听、刻意造谣。 对于民进党的“反制”,蓝营民代陈菁徽表示,这几天深深体会“造谣一张嘴,澄清跑断腿”,民进党当局与侧翼们制造对立,只为酝酿罢免浪潮。 国民党文传会前副主委练鸿庆撰文指出,比起往年,此次删减比例还在正常水准,但赖清德却指这对当局的影响史无前例,完全无法接受。其故意扩大“预算”矛盾,就是想为罢免蓝营民代的行动累积仇恨值,催出罢免票,改变台民意机构少数困境。但仇恨值是互相的,赖清德一直对“在野党”采取对抗策略,也在累积自己跟民进党的仇恨值。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