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劳动部门拟推动薪资透明化 民进党当局为低薪开的解方有效吗?
2024-11-14 10:29:09 来源:华夏经纬网 责任编辑:陈玮 |
分享到:
|
台湾最低工资连续九年调升,大多数民众却无感,甚至担忧薪水快被最低工资追上。为推动薪资透明化改善低薪,台当局劳动部门拟在明年提高薪资揭露门槛,经常性薪资未达到5万元(新台币,下同)都必须公开薪资范围,然而薪资揭露规定上路近六年,低薪始终未解,反倒是贫富差距愈发扩大,引发讨论与关注。 推行六年成效不彰 低薪问题仍然严重 针对低薪问题,台行政机构日前召开“经济发展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提出八项创新对策,其中包括台劳动部门预计明年启动“修法”,提高征才薪资揭露门槛,从现行的4万元提高至5万元,也就是雇主招募或雇用员工时,若薪资未达5万元不可再写“面议”,否则最高会被裁罚30万元罚锾。 台湾现行“就业服务法”限定招募时的薪资揭露,同时加设揭露门槛,不过政策上路以来,总计受理440件民众检举案、开罚55件,开罚率仅12.5%。更遑论人力银行征才常可见薪资范围超大的资讯,例如3万元至7万元,又或是面谈时才得知要加上奖金等才能达到超过4万元以上薪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之下,薪资揭露门槛对于解决低薪的成效有限。 另一方面,台劳动部门负责人何佩珊日前表示,当前台湾薪资中位数为4.6万元,其三分之二约3.1万元,等于只要台湾劳工薪资低于3.1万元就是低薪族,并指目前全台符合该标准的人数为120万人。根据台行政机构“主计总处”数据,高低薪薪资差距为4.12倍。 如果根据台湾劳保投保资料,发现31800元以下投保人数高达430万人,且统计发现年龄层呈M型化:若将部分工时同时计入,每月收入低于3万元的人中,20岁至24岁及最老的65岁以上受雇就业者,近半数收入都低于3万元。 其中,低薪行业集中在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两大行业,低薪就业者超过60万人、占34%,其中住宿及餐饮业更是每两人就有一人薪资低于3万元。从事保全、清洁的支援服务业,也有37.44%薪资不到3万元。 台劳动部门“劳动力发展署”就业服务组长吴淑瑛表示,这次“修法”是以2023年初任人员平均薪资3.5万元计算,1.48倍为51800元,再加上先前有民意代表提案应以最低工资1.75倍计算,最后综整订为5万元,可涵盖的职缺范围扩大到九成。 至于薪资揭露规定上路的成效不彰,吴淑瑛坦言,民众检举需检附雇主刊登的职缺资讯与实际薪资不一致的具体事证,举证确实有难度,这部分将再加强宣导。 提高薪资揭露门槛 改善效果极其有限 台劳动部门若真提高薪资揭露门槛至5万元,有望改善低薪和提高薪资议价的能力吗?专家对此有不同看法,认为此措施有局限。台湾大学“国发所”副教授辛炳隆说,台当局不要把提高揭露薪资当成解决低薪唯一的政策目标,如此一定力有未逮,该把重心放在长期措施,也就是让低薪族降低生活负担,如果有些工作确实低薪无法逆转,至少生活可以过得去,减少低所得的开销才是应努力的方向。 台湾文化大学劳动暨人力资源学系教授李健鸿则主张不应设门槛,而是全部揭露让求职者有比较的权利。且应要求雇主公布类别化的薪资资讯。例如,欧洲主要为解决男女薪资不公,要求公布七种类别的男女薪资范围,例如男性最低10%,与女性后25%的平均薪资与薪资中位数,如果女性最后25%比男性最低10%薪资还差,员工就可由企业工会陪同申诉。 台湾人力资源机构104人力银行公共事务部协理张雅惠指出,低薪并非有无揭露薪资所造成的,揭露薪资只是技术性的问题,求职网站系统修改即可解决,现行规定薪资4万元以下必须揭露薪资数字,但实施多年,低薪问题仍然存在,若揭露薪资提高到5万元,囊括更多职缺,低薪改善效果恐怕也有限。 工商界也持保留态度。台湾商业总会理事长许舒博认为,此举对提升薪资完全没有帮助。许舒博说,若以5万元作为标准,那工作奖金、年终奖金等收入,要不要包含在里面,5万元是看月薪还是用年薪去平均?“中间有太多文章可以做”,绝对不是拉高薪资的办法。他说,真的要拉高薪资,台劳动部门就应该要帮劳工培养第二甚至第三专长。 台湾“三三会”理事长林伯丰则建议,台当局最低工资审议会研究小组应增加工商业界代表,针对基本工资调涨后对产业别影响及月薪、时薪之间的影响,进行研究,以提供最低工资审议会作为参考。台当局也应对持续加薪分红的企业给予奖励补助,才能创造产业发展和薪资提高的正向循环。 台湾《联合报》社论称,薪资揭露上路近六年,低薪始终未解,可见问题不出在于征才的薪资揭露,税赋改革、降低通膨、稳定物价,各部门政策多管齐下,才可能让民众“薪情”有感。如果只想靠揭露薪资来改善低薪,不是太傻就是太天真。【来源:华夏经纬网综合报道】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