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台海_ > 闽台交流 > 正文
守护家书谱牒 留住两岸记忆
www.fjsen.com 2024-10-22 09:13:31 来源:

守护家书谱牒 留住两岸记忆 - 福建日报数字报 image.png

田圻畅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观展。

东南网10月2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吴洪)家书抵万金,谱牒连两岸。闽台地缘相近、血缘相亲,两地民众在长期往来过程中,留下了大量的书信、谱牒等历史文献,弥足珍贵。

为守护这份共同的历史记忆,10月1日,大陆首部文化领域涉台专项地方性法规——《福建省闽台关系档案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以立法形式健全统筹协调机制、完善社会参与机制、建立司法服务保障机制,并鼓励闽台两地开展闽台关系档案的交流与合作。

作为大陆唯一一座反映大陆与宝岛台湾历史关系的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珍藏着约3500件两岸家书、近万册两岸谱牒。这一封封家书、一本本谱牒背后都深藏着怎样的两岸故事?此次《条例》的出台,对今后馆藏的珍贵文献将起到怎样的保护活化作用?

两岸信使 一生守望

40年,收藏1万多封家书,让海峡两岸700多个家庭团聚。他就是素有“两岸信使”之称的原香港博爱事务所创办人田圻畅。

10月12日,田圻畅捐出的158封两岸家书(台湾102封、大陆56封)有部分正式入展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的海峡两岸家书特展。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首位返乡探亲的台胞周纯娟女士寄给田圻畅的信件。在田圻畅的协助下,1987年11月4日,阔别故土近40年的周纯娟手持香港中国旅行社签发的第1号《台湾同胞旅行证明》,回到家乡江苏常州,与亲人会面、重聚,为两岸交流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田圻畅何以能收藏如此多的家书?这还要从他的身世说起。

1948年,田圻畅出生于北京,他的父亲田焯1947年婚后的第7天就离家随军辗转去了台湾。从小没有见过父亲的田圻畅,直到1979年大陆发布《告台湾同胞书》后,才在香港亲友的帮助下,第一次见到了父亲。

“我经历过分离的不幸、重聚的喜悦,所以希望更多人团圆。”彼时,分隔两岸的民众看到了开放的希望,一些迁台老兵开始写信寻亲,田圻畅决定留在香港开展两岸会亲服务。于是,上世纪80年代初,他在香港注册了博爱事务所,地址就是他的家,一间租来的40平方米的房子。

在这里,一封封书信通过田圻畅辗转于海峡两岸,一对对亲人跨越海峡相聚于此。他与许多两岸家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许多写信人称他为“田叔”,频繁地与他书信往来,委托他联系亲友,安排赴港会面事宜。

“爸爸,来咱家的叔叔阿姨怎么一会儿大哭,一会儿又大笑,好奇怪啊!”

“他们分开太久啦,有太多话要说,所以有开心的,也有不开心的。”

那时,年幼的儿子每每如此问他,都让田圻畅不禁回想起自己的经历,感慨不已。

“尽管分隔两岸,彼此的境遇不同,但大家想走在一起的心是一样的。”那一沓沓厚厚的书信,每一封都被田圻畅收藏在分页文件夹里。后来,两岸往来便利了,委托他寻亲的书信少了,这上万封家书就成为见证那个特殊年代两岸亲缘情缘的珍贵档案。

9月25日至27日,第五届海峡两岸民间谱牒文化交流大会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举办,来自海峡两岸以及海外的嘉宾捐赠了两岸家书167封。其中,田圻畅捐赠了158封,数量最多。

“这些家书背后是两岸民众割舍不断的血脉亲情与刻骨铭心的乡愁乡情,它们是我一路坚持下去的动力,也将是我一生的守望。”田圻畅坦言,上万封家书里,仍有许多家庭最终寻亲未果,这种骨肉分离的伤痛应当被铭记、被借镜,“希望借助闽台缘博物馆的平台,让更多两岸民众了解这段历史、记住这段历史,共同推动两岸融合,祖国统一”。

谱牒情深 三代寻根

40年,只为从1985年《梁氏族谱》中,编纂一本田洋仔前祝公派下的《梁氏家谱》,从第1世梁文仲,到迁台第33世,再到如今的新生代第42世,来自台湾彰化县福兴乡元中村田洋仔的梁传继不断搜集资料、对接族谱,终于在去年完成了毕生的心愿。

“根据原先的记载,200多年前,田洋仔梁氏33世祖先前祝公从泉州迁到台湾,当时写的是清朝的地址‘福建省泉州府南安县廿八都象运乡’,所以我们知道自己是‘卅三世前祝公’派后裔,但在泉州的前几世却有缺失。”对于年近古稀的梁传继来说,两岸同胞同根同源、血浓于水,只有让两岸族谱对接起来,理清家族根源脉络,让子孙后代慎终追远、铭记祖训,才能上不负先祖、下无愧后代。

2022年,在理清了梁氏迁台世代的脉络与资料后,梁传继等梁氏后人请求曾任台湾博物馆馆长、梁氏外裔孙的施明发协助追根溯源。施明发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给时任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馆长陈伟平写了一封求助信,请求帮忙设法让两岸族谱对接。

接到求助,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文献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员分头查阅馆藏的梁氏谱牒,并深入南安翔云镇走访查找。2022年7月25日,佳音传来,确认了彰化县福兴乡元中村田洋仔的前祝公派下为南安翔云镇象运梁氏33世东山派下。2023年,台湾梁氏后人专程前往南安翔云镇对接,2024年,又有田洋仔前祝公派下接续上了缺失了255年的东山派下族谱。

这次梁传继带着编纂好的田洋仔前祝公派下《梁氏家谱》,与同世代兄弟第39世梁江南、第40世堂侄梁祥贤、第41世堂侄孙梁孟哲,一起参加第五届海峡两岸民间谱牒文化交流大会,并回到祖籍地寻根谒祖。

“回到先祖的原乡,看到跟台湾一样的‘公妈厅’,一样的堂号,一样的故居,我们心情特别激动。”梁祥贤告诉记者,此次他带着儿子梁孟哲一起回来寻根,就是想让下一代看看祖先生活过的地方,了解他们为什么要到台湾开荒,又为什么会迁居彰化福兴乡。“家族谱系就像一条生生不息的长河,我们要知道自己从何处来,才能找到自己的去处。”

今年21岁的梁孟哲在武汉大学修读历史专业。他说,从小就听长辈们讲泉州的故事,第一次来到这座城市就有莫名的亲切感。在大学里,他学习了文化遗产传承与数字人文等课程,希望将来能利用新技术为谱牒的保护和传承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目睹此情此景,同行的施明发同样激动不已。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原馆长陈伟平退休后,现任馆长郑国防又与他对接上。在他们的帮助下,施明发已协助5位台湾梁氏宗亲在泉州寻根成功。

“彰化县福兴乡、秀水乡有4个村子,多数村民都姓梁,寻根溯源都是泉州南安翔云的4个村子。先人渡海迁台已有200多年,后人都希望来泉州先祖原乡对接上族谱,这是血脉的呼唤,也是我们的责任。希望两岸的谱牒文化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赓续两岸共同的根脉。”施明发说。

如今,这段“两岸馆长携手寻亲”的故事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的海峡两岸家书特展中展出,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动人的两岸故事。

活化历史 说好故事

“1940年元月,台湾抗日志士蒋渭水的养女蒋碧玉与丈夫钟浩东(原名钟和鸣)从台湾回祖国大陆参加抗战。1941年9月,为了投身抗战,蒋碧玉忍痛把刚刚出生的长子送养。抗战胜利后,蒋碧玉与丈夫回到台湾,不久后支持祖国统一的钟浩东在‘白色恐怖’中英勇就义。两岸隔绝、亲人离散,直到45年后,蒋碧玉才凭借着一封封寻亲家书,在广州找到了长子,母子重逢怆然泪下……”

这是一个关于民族大义与两岸离愁的故事,说故事的人是台湾知名作家蓝博洲,他曾在他的报告文学作品《幌马车之歌》中讲述了钟浩东的就义故事。在第五届海峡两岸民间谱牒文化交流大会上,他又以演讲嘉宾的身份分享了蒋碧玉的寻亲故事。在故事的最后,他说:“一家人离散的悲剧,终于通过辗转来往的家书画上句号。希望这样的历史,随着祖国的统一永远翻页。”

打破传统演讲发言的叙事结构,以说故事的方式,带领听众回到那个两岸隔绝的时代,倾听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引人入胜、发人深省,是蓝博洲一直努力实践的传播方式。

“两岸家书、谱牒不仅证明了‘两岸本一家’的历史事实,更为两岸年轻一代了解历史、认识历史提供了丰富的故事资源库。然而,好的内容需要适当的形式去传播,才能让年轻人有兴趣去倾听、去理解。”在蓝博洲看来,活化历史、说好故事是两岸文化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后两岸可以相互合作,共同收集、抢救家书、谱牒,挖掘背后的真人真事,以影视、戏剧、展览、文学作品等形式,讲好一个个骨肉天亲、血脉相连的故事”。

与蓝博洲一样,许多与会两岸学者都认为,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散落在民间的两岸家书、谱牒正逐渐成为稀缺资源,亟待更规范、有序地收集、管理与保护,并不断提高活化利用水平。

台湾教师、南开大学台湾政治研究中心主任黄清贤认为,两岸家书、谱牒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特点,两岸可以进一步常态化地开展族谱对接、寻根谒祖等活动,扩大社会人文交流合作,增强台湾同胞对大陆的宗族与民族认同。

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副馆长张丁建议将两岸家书、谱牒数字化,并充分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小程序、视频号等新媒体,传播两岸家书、谱牒背后的故事,让两岸家书、谱牒“活”起来。

此次《条例》的出台回应了各方的期待。《条例》指出,要“实现闽台关系档案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推动数字资源共享利用”,要“通过开展学术交流、编辑出版、举办展览、创作文艺作品、开发文创产品等方式,共同对闽台关系档案进行研究利用”。

“闽台关系档案是历史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承载着闽台民间交流的共同记忆。”郑国防表示,下一步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将以《条例》的出台为契机,发动各方力量,共同做好闽台关系档案的搜集整理、研究与数字化工作,并加强与两岸高校、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的合作,共同讲好两岸故事,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 

责任编辑:陈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