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台海_ > 闽台交流> 正文
分享到:

让建盏走进大英博物馆——访台湾知名陶艺家张桂维

2024-01-18 10:42:53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玮  作者:陈梦婕

image.png

  在第三届闽台青年(建阳)茶盏文化节上,张桂维在为闽台青年做拉坯示范。

东南网1月1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陈梦婕)台湾知名陶艺家张桂维近十年来频繁往来于闽台之间。他烧制的建盏被台北故宫博物院、大英博物馆、陕西法门寺珍宝馆等知名博物馆收藏。对于千年建盏,他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建盏美在哪儿

记者:您烧制建盏近30年,能否谈谈它与其他陶瓷相比,有何独特的魅力?

张桂维:建盏的魅力用一句话概述就是“入窑一色,出窑万彩”。中国历代的陶瓷没有像建盏这样,同一个配方,进窑后,因窑内不同位置的火候、温度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变化,而且变化很大,无法预测,这是最迷人的地方。我烧了30年,每次开窑都充满期待,就像等待孩子出生一样紧张而激动,热情从未消退。

记者:能否介绍一下您被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作品?

张桂维:大英博物馆的大维德馆是全世界收藏中国古代陶瓷最精且最多的外国博物馆,其馆内的研究员更是研究中国陶瓷的专家,他们对于宋代建盏有深入的研究。2015年,当他们看到我的金曜油滴天目茶盏和金丝兔毫茶盏作品时爱不释手,经过半年严格的审核之后,正式典藏我的这两件作品。

记者:为什么他们选择了这两件作品?

张桂维:因为这两件作品是古代没有的。我烧出的金曜油滴天目茶盏,因为火候的控制呈现金色、玫瑰金或者是桃红金等不同色阶的金属光泽。金丝兔毫茶盏是柿红底金丝,丝毫密集于盏中,当侧面直射时看不到金丝,但是当光线从盏的正上方照下,则会反射出细密的犹如佛光普照一般的金丝兔毫。两个茶盏都有因薄膜干涉而产生的霓虹彩光隐约闪现。

大师如何练就

记者:您是如何练就了现在炉火纯青的建盏工艺?

张桂维:我年轻的时候,每天晚上都在翻看《中国陶瓷史》,看几千年来历朝历代陶瓷精品的造型剖面图。中国古代的陶匠千百年累积下来的智慧结晶,值得我们去学习参考。那是刻在骨子里面的文化记忆,经过消化吸收之后,我再进行创作。建盏在台湾叫作天目盏,发源于建阳。以前没来建阳的时候,我就通过翻阅书籍等,希望能够烧出尽量接近宋代建盏的精致茶碗。

记者:您特别提到传统文化,它在您的创作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张桂维:我从大学时就开始接触中国古代哲学书籍,像《道德经》《易经》《庄子》,还有禅宗等学说,我都很感兴趣。除了学习其中的人生哲学之外,有一些理论也是可以从美学的角度来理解,进而从中悟出一点道理。例如苏轼的《白纸赞·东坡禅喜诗》:“素纨不画意高哉,倘著丹青堕二来;无一物中无尽藏,有花有月有楼台。”诗里的禅宗思想,不是要告诉你怎么从“实有”里看出“虚无”,而是要教我们如何从“空无”里看出“妙有”。所谓的“妙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我烧出宇宙星空的“苍穹天目”系列,就是从中国禅宗思想中的“幽玄”美学获得启发。一只建盏,仿若将浩瀚的宇宙星空汇聚于盏内方寸之间,如苍天空旷无物,却浩瀚得能容下宇宙万物。

记者:您重视中华传统文化,又烧出了古人所没有做出的作品,传统和创新二者的关系您如何看待?

张桂维: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抛弃传统等于自断文化的命根。有的人“见山是山”,完全仿照传统;有的人“见山不是山”,抛弃传统“天马行空”。我认为正途应为“见山还是山”。也就是以传统文化为养分,继而创造出具备中华文化印记的新作品。而对西方艺术、技法的学习,我认为要从了解西方艺术史及近代设计史入门,找到它的优点,从而融会贯通,中西合璧。

至于建盏,一般人只以为陶瓷造型的创新才是创新,却忽略釉色的创新也是一种创新,陶瓷艺术有个特点就是“造型易仿,釉色难仿”,因为造型很容易经由图片或者是翻模成型,而釉色则需要经过良好的配方加上高温烧制才能够得到,尤其是需要借着火候控制才能烧出完美的作品,更是难以复制。比如日本虽然有来自古代中国的顶级建盏,并被奉为国宝,但是日本人仿烧了600多年,至今仍然无法烧出与之相同品质与艺术价值的建盏。我采用环保无烟的现代窑炉,严格控制火候,交替使用氧化焰及还原焰,终于烧出了金曜油滴天目茶盏和金丝兔毫茶盏。

未来的大师在哪里

记者:2023年,建阳区政府聘任您为“茶盏文化交流联谊使者”,您对当地的建盏发展有何建议?

张桂维:建阳这里的土矿、釉矿得天独厚,独一无二,加上政府部门支持非遗传承的政策,大力辅助研发与生产,当地建盏产业近年来快速发展。但建盏珍稀的土矿和釉矿资源毕竟是有限的。所以,保护好原材料,限量开采,把有限的资源利用好,也是当务之急。另外,去年我还去了德化,德化的瓷雕艺术已经取得不错的成果,我觉得还可以将古代诗词意境融入创作中,或是将远古时期的神话人物、《山海经》里的神兽等与德化白瓷结合,也将成为很好的创作素材。

记者:目前建盏的发展有何难点需要突破?

张桂维:现代建盏的发展有的人走入了误区:一是误将西方的结晶釉当成创新;二是追求盏型的标新立异,反中国式的审美;三是批量生产以重金属点画二次低温烧制的曜变,阻碍了真正达到幽玄之美的曜变的研发。

建盏的发展最需要的就是教育,而且是从小学课程中就要开始对中国文化、陶瓷艺术做全面的通识教育。最好能建立专业的建盏学院做更深入的培训,聘请好的师资,而不是办几个速成培训班。这种短期课程虽然可以快速训练简单技法,但却无法培育出具有人文素养与美学眼光的大师。

记者:未来两岸在建盏产业方面可以开展哪些合作?

张桂维:两岸的合作不只限于技术与产业的合作,重要的是教育上的合作。大陆那么多陶瓷产区,却只有一所景德镇陶瓷大学是专业的陶瓷教育学校,显然是不够的。各大美术学院可以开设在职进修班,鼓励陶瓷产业在职人员去进修,提升文化素养。目前台湾因为少子化的原因,造成许多大学招收不到学生而废校关门,有很多教师失业,也有不少台湾优秀的陶艺家无缘进入学校任教,学有所长却又没有机会将自己的艺术理念传承下去,实在可惜,我想未来大陆可以给他们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