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台海_ > 台湾时政 > 正文

“抗中保台”还想赚大陆钱?在ECFA面前,民进党骗不下去了

2023-11-03 09:12:04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陈玮 
分享到:

10月31日,台行政部门负责人陈建仁在“立委”追问之下坦承,短时间大陆市场没有办法取代。但他同时声称,台湾与东南亚市场的贸易总额是上升的。言下之意,似乎在说民进党当局推动的“新南向政策”卓有成效,而东南亚市场未来或将代替大陆市场。

这些“暗示”陈建仁没有明说,为什么不呢?因为他深知这与事实严重不符,甚至根本截然相反。“立委”质询时提到一组数字,去年“新南向”贸易总额有1800亿美元,出口有969亿美元,数字有成长。这两个数字看起来很大,但若以两岸贸易数据为参照,就会呈现另一番景象。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2年大陆对台出口总额为815.87亿美元,自台进口2380.92亿美元。两项相加接近3200亿美元,几乎是“新南向”地区的两倍。更重要的是,台湾地区对大陆地区顺差极高,去年顺差高达1565亿美元。简单来说,两岸贸易不仅总量大、总额高,而且更赚钱。

还有一个“猫腻”在于,虽然“新南向”贸易数字在增加,但台湾对“新南向”地区的出口占比却逐年降低。另外,根据当局机构统计,台湾对“新南向”地区的贸易顺差也在逐年下降。

要知道,民进党当局近8年来为推动“新南向”合计编列506.9亿元新台币预算。这笔钱投下去,台湾赚到的钱却变少了,摆明是赔本买卖。有“立委”痛批,“新南向”彻底失败,沦为蔡当局的“大内宣”工具。

更为讽刺的是,民进党高呼两岸经济“脱钩”,积极呼应美方“断链”,结果台湾地区对大陆贸易依存度不降反升。有国民党“立委”指出,马英九时期,台对大陆依存度平均在40%左右;蔡英文上台后,这一比例甚至一度超过42%。

再来看陈建仁所谓“短时间”的定语,似乎暗示台湾对大陆经济依赖只是暂时情况,长期来看会有不同。事情果真如此吗?此前已有评论指出,大陆硕大的经济体量,广阔的市场和较强的消费能力,长期以来是支撑台湾经济的源头活水。众多台商台企来大陆投资创业,不仅取得了个人事业的成功,也带动了台湾经济的高速发展。

而未来大陆经济规模、市场体量、消费能力还将持续提升,且与全球各个地区的贸易往来也将更加紧密,大陆经济对台湾经济的影响力只会增强,不会减弱。

赖清德在造势过程中,一直鼓吹融入美国主导的“民主供应链”,而民进党当局似乎也高度期待早日摆脱对大陆经济的依赖。那么眼下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足可成为测试。

按照ECFA规定,只要一方喊停,该协议即可立即终止。若民进党果真要“抗中”到底、“脱钩”到底,为何不主动停止?赖清德为何不像蔡英文一样抛出“上任就断ECFA”的政见(虽然蔡英文执政8年都没做到)?还是台湾网友说得直接,“嘴巴说‘抗中’,经济又想靠大陆,想赚人民币,怎么有脸?”

“立委”追问,若大陆考虑废止ECFA,民进党当局目前有无因应措施?陈建仁称评估过,有三个产业影响较大,他希望跟大陆之间的经济往来能继续。陈建仁看似回答了,其实并未提出任何有效“因应措施”。他仿佛置身事外一般,仅仅提出“希望”而已。

台经济部门负责人王美花则回应,ECFA大概是占全球贸易的3.7%左右,在对大陆出口里面占比应是较低的。她的逻辑可以简化成一句话,即ECFA冲击不大。与陈建仁的不作为比起来,王美花可谓公然说谎。

国台办曾指出,ECFA生效实施以来,给两岸特别是台湾相关企业和民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两岸贸易额自2010年的1453.7亿美元增长至2022年的3196.8亿美元,翻了一番;截至今年6月底,在货物贸易领域,ECFA给予台湾的关税优惠高达88亿美元。

ECFA不仅促进了两岸贸易的增长,也使得台湾产品在大陆市场的市占率不断提升,同时带动两岸经贸合作的深化,提升了台湾企业国际竞争力。这铁一般的事实岂是王美花玩弄几句“数据游戏”就能抹去的?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曾质疑,如果民进党当局真的认为ECFA没有多大作用,他们为何一再表示希望大陆不要废止ECFA?

可以说,ECFA就是民进党当局和赖清德的“照妖镜”,他们在这一议题上操作的种种政治骗术,早已原形毕露。其只为一党一己私利而不顾台湾民众利益福祉的丑恶嘴脸,正在不断凝聚着台湾社会“讨厌民进党”的共识以及“下架民进党”的决心。

来源:海峡之声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