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还是“视频” 台湾有些人的“玻璃心”又碎了
2023-09-18 08:55:30 来源:看台海 责任编辑:陈玮 |
分享到:
|
据台媒报道,近年来在社交平台经常出现来自大陆的内容,潜移默化中,不少台湾民众开始说起大陆用语,如“小鲜肉”“充电宝”,以及最近出现的流行用语“尊嘟假嘟”等。 近日有台湾网友在岛内论坛PTT发文称,日前他和主管谈话时,发现对方想表达“影片”时,使用的是“视频”而非“影片”,虽然他经常在网上用大陆用语或简体字与其他网友互动,“但真正亲耳听到时,心中还是震惊了一下”。此事引发岛内网友热烈讨论。不少台湾网友留言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网友认为这没什么好大惊小怪,语言本来就这样,是用来沟通的,双方听得懂就行。且“影片”说法包含太多含义,用起来反而会有点词不达意。 更有网友直言,“这里出现的每一个中文哪个不是大陆用语?” 然而,在岛内绿媒对此事的报道标题中,却再次使用“文化入侵”等字眼。就在不久前,有绿营政客还炒作台军节目中出现“质量”一词是大陆用语。如此炒作引发不少岛内网友反感,岛内民众表示,民进党的说辞是老把戏,很无聊。 △ 台湾一家实验新闻媒体调查数据,从使用趋势来看,2020年前15名使用频率高的大陆流行语,在 2015 年至 2016 年间使用频率飙升,接续几年的使用率都居高不下 此前,台湾一家实验新闻媒体以岛内30岁以下年轻群体常用的网络论坛“Dcard”进行近十年的数据观察发现,包括“闺蜜”“种草”“颜值”“打call”等大陆社会的流行用语,同样被台湾年轻世代运用自如。从台湾年轻人的日常生活分析,部分年轻人看大陆综艺、追大陆明星、熟练使用微信,更不用说玩的手机游戏、网购的产品,许多都是来自大陆。 有岛内舆论指出,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也反映社会的变迁与时代的精神。民进党当局动辄将日常语言过分解读,诬陷成“文化统战”“文化入侵”,反而易衍生出扭曲心态。台湾民众喜爱大陆新事物,引发泛绿政治联盟的疑虑及批判,正彰显出其集体焦虑及不安心理。民进党政客越是处心积虑煽动两岸对立对抗,只会引发台湾民众更多反感、更多反对。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