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台海_ > 台湾万象 > 正文

一缕茶香 情牵两岸——台湾制茶师左如玉的大陆行脚

2022-12-06 08:58:25 作者:路梅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中新社北京12月4日电 题:一缕茶香 情牵两岸——台湾制茶师左如玉的大陆行脚

中新社记者 路梅

“茶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精华,今天的制茶技艺既有千年历史传承积淀,又有不断的探索创新。”台湾制茶师左如玉说,两岸茶文化一脉相承也各有所长,对于茶的喜爱,让两岸民众共振共鸣,彼此亲近。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近日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彼时,左如玉刚刚在台中的有机茶园用杭菊窨了一批茶叶,正在琢磨“一批冬片过些天就可采收,做什么茶好呢?”听闻申遗成功消息,电话那头的她非常高兴,对中新社记者说:“茶文化历史悠久,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我们自豪,更应用心传承。”

左如玉出生在台湾苗栗县的制茶世家,家中四代做东方美人茶,她在传承制茶技艺的过程中不断创新,以“适茶适种、适茶适做”的理念,将六大茶系制作技术融会贯通,20多年来创作了逾百种茶品。

两百多年前,从大陆移居台湾的闽粤居民,将茶树种子、制茶技艺和饮茶习俗带到台湾,台湾乌龙茶、包种茶等产制技术都来自福建。清朝后期,茶叶的生产和出口成为台湾北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今天,台湾的冻顶乌龙茶、文山包种茶、东方美人茶等,成为享誉两岸的名茶,也有越来越多的台湾茶人到大陆发展。左如玉则属于其中的“技术流”,她醉心于与茶“对话”,不断寻求制茶技术的突破,再无偿地传授给茶农,“哪里有好茶,我就到哪里去,我愿走遍所有的茶区”。

每次到大陆,左如玉总是一头钻进茶山深处,考察当地环境和制茶工艺,“看到他们有很好的土壤、很好的茶树,做出的茶却不够好、卖不上价,我就很着急。”就这样,六七年间,左如玉帮广东潮州的乌岽提升了红茶品质并创新制作了白茶,用漳平水仙茶做出一饼双色及带有台湾高山乌龙茶味的水仙白茶。哪怕新冠疫情导致往返两岸时间成本极高,她仍坚持在采茶时节赶到茶区。“茶农和茶都在等我,我停不下来!”她说。

近些年,左如玉在大陆茶区停留的时间比在台湾还多。为了让制茶技艺更好地发挥作用,去年1月,她在福州收了8位徒弟,既有大陆青年,也有台湾青年,不到2年时间里,其中3位凭借制茶技术获评县级非遗传承人。“明年春天我计划去福建泰宁,在那里创建茶园基地,形成从种植到制茶的生产链条,让有志于制茶行业的台湾青年能够扎下根来,安心发展。”

“在茶的领域里,两岸融合一直在进行,甚至可以说不分彼此。”左如玉说,“不论人们身在何处,喝一口茶,天涯若比邻。茶不仅让两岸民众心有灵犀,也拉近了中外友人的距离,甚至消弭了隔阂。这对世界来说,是很重要的贡献。”

左如玉的研究计划中,还包括福建的坦洋工夫茶。清末民初,坦洋工夫茶是蜚声国际的名茶,曾有“闽红精品天下高,坦洋功夫列榜首”的赞誉。此次,该茶的制作技艺也位列申遗成功的项目之中。“但如今它地位远不及当年,甚至很多人都没听说过,我希望通过我的技术去改善它,让它重现活力。”

“作为中华儿女,把祖先传下来的茶文化传承好,是我们茶人最重要的使命。”左如玉说,“我希望两岸茶人能够共同努力,把中华文化传播到全世界。”(完)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