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台海 > 台湾时政 > 正文

拼防疫变拼政治?台媒戏谑:台湾“世界第一”

2022-05-13 08:49:55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陈玮 
分享到:

中新网5月11日电 台湾新冠疫情持续暴发,岛内防疫乱象不断。儿童疫苗“迟到”、快筛试剂一剂难求、防疫“账本”被质疑钱花哪里去了、7月或将不再公布疫情数据……种种混沌,让“拼防疫”成了“拼政治”,一众台媒更戏谑台湾“世界第一”。

疫苗“迟到”

快筛试剂价格贵

自5月7日以来,岛内已连续3天单日新增本地新冠确诊数超过4万例,10日新增本地确诊首次超过5万例,11日新增本地确诊57188例。

台湾教育部门10日公布最新统计,单日新增确诊学生6118例,各级学校累计51177名学生染疫。全台22县市、2021校采全校或部分班级暂停实体课。

确诊人数居高不下,疫苗缺口却迟迟堵不上。台当局“卫福部长”陈时中日前表示,首批77.76万剂辉瑞/BNT儿童剂型疫苗预计将在12日抵台,正在许多家长引颈期盼之际,又传出因资讯系统问题延迟到货的消息,让网友“傻眼”,不禁感慨“这是第几次时钟(陈时中)狼来了?”

连日来,台湾多地快筛试剂“一剂难求”,各药房均出现排队人潮,高昂的价格也引发民众抱怨。

民进党“立委”高嘉瑜日前质询当局要到何时才能确保民众手上都至少快筛试剂,台“主计长”朱泽民则表示“现在的问题不是经费的问题,而是要很快取得量的问题”。让高嘉瑜高呼“所以我们是有这个钱,而是没有量!”

台湾民众目前可以到药局购买实名制快筛试剂,也可以去超商购卖。9日,台湾四大超商、全联、美廉社、康是美及屈臣氏等8大渠道同步开卖亚培快筛试剂,1支售价180元(新台币,下同),结果民众购买力不如快筛实名制,还有超商没卖完。

有人指出,这显示大家不是需要快筛,而是想买便宜的快筛,也有药师认为原因不在价格,而是同样预期要排队,到药局能买5支,比去超商买1支值得。

根据岛内一份网络民调显示,有将近9成台湾网友同意应免费提供快筛试剂,有超过7成网友认为现在试剂的价格偏贵。

岛内一剂难求,境外购买却也受到当局的重重“卡关”。据此前规定,民众海外购买试剂需经审查,还要被收取2000元的费用,程序繁琐且耗时。如今虽然已不再征收费用,也不再限制厂商,但当局只允许“进口”快筛2个月,且每人限一次不超过100剂。

有岛内网友质疑说,“台当局连民众用来自救的快筛都要卡,是不是因为挡到某些人的财路了?”

防疫“五缺五乱”

“台湾的防疫乱象,恐怕才是世界第一”

疫情控制不住、快筛迷雾重重,防疫“账本”的数据也被民意代表曝光。

无党籍“立委”高金素梅10日在社交媒体揭露,当局防治预算1466亿,至今年3月底已用掉1171亿,其中防护面罩花了64亿,引发“快筛之乱”的试剂却仅用了5264万。

高金素梅质疑,防治预算中“购置检验耗材、设备及办理检验与检体运送等”编列159亿,已花掉146亿,“为什么花了146亿提升检验量能到每天20万人,却只能做到8万人?”

帖文网络回响极为热烈,有网友更盛赞高金素梅是“打绿最强女战神”“塔绿班杀手”,还有人表示,“当局根本浪费时间浪费公帑。”

台湾疫情才刚开始“爬坡”,而身为流行疫情指挥中心指挥官的陈时中却表示,评估7月下旬将新冠肺炎由“第5类传染病”降至“第4类传染病”,不再公布确诊数。对此,台湾“中广”董事长赵少康质疑,假借降一级就装傻不公布疫情,是掩耳盗铃、鸵鸟,是替陈时中要竞选扫除障碍。

台湾《联合报》称,根据世卫组织最新统计,9日全球单日新增确诊数名列首位的国家或地区是韩国,确诊数为3.9万例。由于台湾地区不是世卫组织成员,未被纳入排行,如果被列入的话,以9日岛内新增4万多的确诊数,“我们已超越所有地区,名列世界第一”。

国民党台北市议员张斯纲痛批,台湾至今还看不到疫情高峰,每天却只能看着身为指挥官的陈时中,下午出现讲讲干话,然后还要民众自己想办法照顾自己,甚至现在就开始打算不再公布确诊数,如此防疫作为真的是“独步全球”。

国民党主席朱立伦表示,相较当局一个月前启动所谓的“新防疫模式”时夸口“台湾防疫世界第一”,非常讽刺。一个月以来,台湾的防疫乱象,恐怕才是世界第一。

朱立伦说,2020年疫情开始后,台湾出现“五缺五乱”的状况,分别是缺口罩、缺疫苗、缺药物、缺快筛试剂以及当局缺同理心。他更称指挥中心现在是造谣抹黑中心,当局拼防疫变成拼政治。

更有台湾网友留言称,“世界第一终于来”, 抄钱(超前)部署, 原来通通都在骗!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