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台海 > 闽台交流> 正文
分享到:

传承传统技艺 弘扬中华文化——聚焦两岸传统技艺(非遗项目)展演

2021-12-13 07:47:29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玮  作者:刘深魁
12日,第十三届海峡论坛·两岸传统技艺(非遗项目)展演在厦门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非遗传承人、手工艺人和文创业者会聚一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切磋技艺、展示成果、共谋发展。

民众在欣赏剪纸作品。

东南网12月1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刘深魁)12日,第十三届海峡论坛·两岸传统技艺(非遗项目)展演在厦门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非遗传承人、手工艺人和文创业者会聚一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切磋技艺、展示成果、共谋发展。

交流互鉴

“我在集美,我甲你讲,有一种美就叫集美……嘉庚精神人文集美,真好真好真甲好!”在展演现场,台湾少数民族青年赖淑珍自弹自唱一首闽南语歌曲,字里行间尽显福建的人文之美,唱出了对中华文化的真挚情感,瞬间将现场气氛炒热。

“两岸布袋戏同根同源。为让更多人了解这一古老技艺,我们推出了一个系列短视频,叫作‘青春之约布袋团’。主要通过两只布袋戏偶联袂演出的形式,在网上向两岸民众介绍福建的美丽乡村和非遗文化,这种传播方式生动活泼,很受网友喜欢。”今年初,赖淑珍抓住短视频行业飞速发展的机遇,在厦门成立新媒体公司并承接了不少业务。为此,她频繁出镜,逐渐打出了名气。

赖淑珍推广布袋戏的想法,和庄晏红不谋而合。作为布袋木偶戏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庄晏红凭借高超的表演技艺,向观众献上了一场美轮美奂的布袋戏经典剧目《大名府》,展现了布袋木偶艺术之美,引得台下掌声不断。

“两岸年轻人不是没有审美鉴赏能力,而是需要去引导他们接触美的事物,展现传统文化之美。这就是我们传承人的责任所在,一辈子做好手中的事。”庄晏红的独到见解,赖淑珍深为赞同,期许“多交流合作”。

保持交流互鉴想法的,还有金门陶艺大师王明宗。王明宗擅于创作陶土风狮爷。在他看来,两岸文创相通,共同的根基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方理应相互借鉴、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融合发展

如何传承传统技艺,弘扬中华文化,是所有非遗传承人和手工艺人共同思考的问题。展演中,融合发展成为大家口中的“高频词”。

台青郑孟桓是一位研学导师,因热衷推广“中华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被学生称为“六六老师”。“我们推出六艺主题研学营,让小朋友行古礼拜师,体验射箭、投壶等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互动项目。希望通过这种知行合一的方式,让两岸青少年了解和热爱中华传统文化。”

大陆研学导师郭达文,是郑孟桓的合作伙伴,在推广传统技艺的道路上二人配合默契。在郭达文看来,两岸传统技艺本是“一枝两叶”,同根同源、血脉相连,因此,传承离不开两岸携手。“两岸可以集合优势资源,携手进行人才培养,比如,共同推动非遗进校园、进课堂,培养小朋友的兴趣,助推非遗在两岸青少年中传承,在两岸融合中发展。”

82岁高龄的王船制作技艺传承人钟庆丰,与船打了一辈子交道。活动当天,他和徒弟陈文旌带着亲手制作的王船现身,引得两岸青年纷纷围观。“‘送王船’是流行于闽台沿海渔港渔村的民间习俗,意在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如同妈祖文化,‘送王船’也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纽带,所以,传承需要两岸齐心协力,让造船手艺后继有人。”

传承创新

在互联网时代,如何为传统技艺注入创新因子,使之适应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成为两岸手工艺人思考和实践的重要方向。

活动当天正值大陆“双12”网络购物节,为了抢搭直播带货“东风”,台青金于峰干脆把直播间搬到活动现场,只见他和团队成员卖力吆喝,向两岸网友推介香道文创产品。

“酒香也怕巷子深,直播带货让传统技艺更‘潮’,为更多年轻人所熟知。新平台新营销,给传统技艺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客源,这也是未来非遗创新传承的一个方向。”金于峰说。

用科技为传统技艺赋能,让金于峰的香品屡创“网销”佳绩。比如,他依托《清明上河图》开发出随身包熏香礼盒,产品合并起来就是一幅完整的《清明上河图》;再比如,将妈祖、关公等民间信俗人物设计成卡通形象,制成一组寓意吉祥幸福的香盒,备受年轻人喜爱。

漳浦剪纸非遗传承人高少萍带来的一幅剪纸作品《两岸一家亲》,让两岸青年在惊叹其高超技艺之余,纷纷“打卡”拍照。从艺四十多载,高少萍一心致力于剪纸的传承和发展。在她看来,非遗传承要大胆创新,善于把古老的剪纸技艺与时代风尚相结合,这样才能让非遗“火”起来。

“传统文化本身是个巨大的IP库,非遗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无论是剪纸、布袋戏,还是南音、木雕等,都可以借助文创IP设计,探索‘非遗+’的发展模式,将非遗转化为兼具艺术和审美的大众消费品,探索文创产业化、产业文创化道路。”高少萍说。

两岸青年体验布袋木偶,交流布袋戏传承之道。

两岸手工艺人和台青文创业者合影。

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