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专家福州共谈音乐教育与音乐产业发展新路
2021-08-05 07:12: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
中新网福州8月4日电 (记者 林春茵)“2021年两岸音乐教育·音乐产业发展论坛”日前在福州举行。 该论坛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福建艺术职业学院、台湾艺术家音乐交流协会、福建省闽台文化交流中心主办。 作为“2021年两岸(福州)艺术青年钢琴音乐节”的重要活动之一,与会专家、学者从音乐教育服务音乐产业发展、高校音乐产业人才培养、中国音乐海外传播等各个层面展开了广泛研讨。 原福建省政协副主席、原福建省音乐家协会主席、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耀华多维度论述音乐文化产业视域下的中国音乐海外传播策略,谈及中国音乐海外传播文化产业化的必要性,认为应培养传播前的观众培养,需精心组织受众,创设温馨的传播情境,还需以情感人,以文化人,扩大和深化传播效果。 原福建省文联副主席、福建省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章绍同认为,同母语音乐文化在两岸拥有广大的民众基础,因地制宜建立和加强两岸同母语音乐文化的互动,势必更加增进两岸民众密切交流和共同发展的良好愿望。 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常务理事、厦门鼓浪屿钢琴艺术研究会会长、厦门大学艺术学院李未明教授指出,音乐教育的发展最根本是人才发展,创新创意型人才培养是重中之重。在艺术教育实践中,教师要善于启迪明智,引导学生主动探寻艺术生涯的自我觉醒意识。 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中国音协钢琴学会副会长、施坦威全球艺术家韦丹文指出,作为世界钢琴大国,中国的钢琴教育还面临挑战,钢琴教育应当破除实用主义的传统观念,着力通过钢琴教育强化大众的艺术审美,让大众热爱音乐。 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教授赵志安指出,音乐产业包含核心层、关联层、拓展层等不同层次,人才是音乐产业的核心驱动力,高校应当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提升音乐产业的社会适应性。 由福建艺术职业学院院长唐文忠院长指出,音乐专业人才的供给侧与需求侧的不平衡相脱节,制约了音乐产业的健康发展,音乐教育应当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深化产教融合,为音乐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台湾“微风乐集”创办人、“音乐厦门”计划发起人杨慕先生表示,教育界与产业界需要更好地对接,为音乐产业结构优化培养更多的人才,两岸更多地交流和融合发展,将对行业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论坛上,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台籍学者谢承峯教授的《台籍音乐教师在大陆高校任教所面临的挑战》、孙砾院长的《从校园到社会——青年艺术家的职业规划和身份转换》、陈光群副教授的《跨时代的教育理念——医学科技和演奏教学的重要性》、张晋教授的《如何为钢琴专业的学生打好坚实基础——成才的途径》、于仁道博士的《两岸音乐教育——音乐产业发展之我见》、杨弋夫先生的《音情交融静待花开——音乐产业发展的美育之路》、魏辰运先生的《福州艺术教育的市场前景以及台湾青年艺术人才如何快速接轨及适应》等报告和相关专家的经验分享,为深化两岸音乐交流合作提供了宽视野、多维度的启发与建议。(完)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