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如何融入生活?两岸青年绍兴连线论文创赋能
2020-11-19 07:19:37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
中新网绍兴11月18日电(记者 李典)18日,两岸青年“诗路文创云沙龙”于浙江绍兴举行,来自绍兴和台湾的文创青年通过“云连线”共探“浙东唐诗之路”上,文创业如何赋能城市发展。 作为继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之后的又一条文化古道,“浙东唐诗之路”途径杭州、绍兴、台州等地,全长近200公里,留下了一大批诗歌、书法、茶道等中华传统文化瑰宝。据考证,《全唐诗》中,有451位诗人游览过“浙东唐诗之路”风景线,其中不乏李白、杜甫、骆宾王、贺知章等文化“大咖”。 然而,这些中华文化精华如何才能真正融入到当下的日常生活之中,让从小被要求全文背诵的古诗词展示出真正魅力? 谈及此,来自台湾的红点设计中国区总经理石振弘深有感触。从背诵唐诗三百首,到练习书法与水墨画,石振弘的儿时经历与许多人有着共鸣。“小时候在背唐诗时,其实很难去理解诗人所处的情境,但文旅融合提供一个新的机会,让文化不再只是藏在书本里,人们因此有机会进行场景体验。” 与此同时,石振弘认为,中华文化已然根植于许多两岸青年内心,中华文化是两岸文创青年携手共创的重要机会点。这其中,文创业的转型升级成为一大突破口。“台湾有着深厚的文创发展基础,这既得益于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让文创业有了发展之根,也在于台湾对该产业进行了从OEM到ODM、再到电子化、信息化的两次产业转型升级。”石振弘说。 以台北西区接待客厅西门红楼为例。通过整合文创市集、品牌育成及空间进驻,这一百年古迹成为该地重要文创据点。“随着时代变迁,西门红楼逐渐打造出新颖的创意空间,成功转型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高地。”参与这一设计的台北市西门红楼总监赵钏玲通过“云连线”分享心得。 近年来,大陆诸多城市也愈发注重文创业的转型升级。如绍兴日前出台《绍兴文创大走廊三年行动计划》,计划未来三年,通过84个重大项目建设,打造具有区域特点的文创新区。 “台湾文创产业业态丰富、文化IP鲜明、专业人才荟萃,与绍兴诗路文化带建设大机遇、文创产业大发展需求高度匹配。”绍兴市委常委叶卫红直言,如果两者结合起来,将产生发展的加速倍数,甚至指数效应。 基于此,为加强两岸文创企业和青年企业家合作,两岸(绍兴)青年创意联盟于该活动上揭牌,以两岸文创力量赋能城市发展。(完)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