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台海 > 海峡两岸 > 正文

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在湛江揭牌

2020-11-03 07:43:14 作者: 来源:中国台湾网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中国台湾网11月2日讯 10月28日,“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揭牌暨研究实践所开班”活动在广东省湛江市举行,投身试验区建设的两岸涉农企业、基层镇村一线和对口帮扶单位等120余名领导嘉宾代表汇聚一堂,聚焦“两岸融合发展应通尽通”时代命题,助力乡村振兴,积极探索两岸乡村融合发展的新路。

此次活动以“两岸融合探新路,落实落细在乡村”为主题,由广东省政府台办与省农业农村厅共同主导,湛江市台湾事务局、湛江市农业农村局、雷州市人民政府、遂溪县人民政府、徐闻县人民政府、广东茂德公集团、广东北部湾农产品批发中心有限公司和徐闻县连香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同承办。

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广东省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会长林雄出席揭牌仪式,他指出,创建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广东打造对台基层和民间交流新平台、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有益探索和尝试。

据了解,2019年6月,首个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落地广东清远,林雄带队实地调研后表示,“百闻不如一见,试验区的合作框架、运作模式和工作抓手总体上是可行的,开端也是良好的。”他说:“两岸同胞投身试验区建设热情很高,令人振奋。这次湛江海峡两岸试验区如期揭牌,不仅是清远模式的简单复制,还有不少创新之举。”林雄还就如何把海峡两岸乡村发展试验区建设做实、做细、做久,提出意见和希望。他表示,试验区是基于农业农村农民的综合体,乡村经济、乡村法治、乡村文化、乡村治理、乡村生态等诸多领域和业态,都可以成为试验区建设的沃土良田和生动实践。

国台办海研中心办公室主任赵奕山在揭牌仪式上评价了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的重大现实意义。他指出,两岸关系发展的根基在民间,动力在基层。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需要两岸各界,特别是基层与民间的共同参与、共同投入、共同分享。

赵奕山说:“广东是祖国大陆与台湾交流融合最紧密的地区之一,秉持‘两岸融合探新路,落实落细在乡村’的创新精神,在全国率先推出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的‘自选动作’,这是从广东实际出发开展对台工作的创新之举,开辟了粤台两地民间和基层交流融合新的渠道、新的平台。”

据介绍,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是一个集对台工作与乡村振兴、民生与民心、对台工作实务与涉台研究于一体,重在建设、长期经营的系统工程,采取“省指导、市统筹、县主导、镇村主办、台研机构智力支持”的运作模式。此次湛江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立足湛江特色资源优势,选取徐闻县曲界镇龙门村、雷州市龙门镇足荣村和遂溪县岭北镇城里村“三县(市)三镇三村”“三个板块”作为试验区的核心区域。

广东省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农业委员会会长林炳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2019年首个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落地广东清远后,广东和台湾在实际实践两岸乡村融合的过程中,共签订了9项框架协议,“我们正在执行协议当中制订的工作内容,希望通过这样的探索,规范两岸的农业合作。合约中有内容、有目标、有时间,我们可以以此来确认,多少时间内,达到什么样的成果。”

对于两岸之间从农业方面进行合作,中山大学教授、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徐俊忠则表示,“从民生介入,是非常好的方式。”他说:“两岸民间交流合作的意愿强烈、潜力巨大、空间广阔,且粤台两地农业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台湾农业农村的管理体制机制对广东亦有借鉴性。”

在徐俊忠看来,试验区的揭牌,丰富了粤台合作的形式,把两地互利合作深入到了农业农村工作和民生领域。他希望,试验区在粤台合作的体制机制方面求创新、求突破,形成更多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

在当天的揭牌仪式上,新党荣誉主席郁慕明通过视频对湛江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揭牌表示由衷赞赏和热烈祝贺。他指出,湛江和台湾,都曾经饱受西方列强侵占,有着更为深沉的共同历史记忆,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追求国家一统基因谱系的生动诠释。他说:“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在湛江落地,‘一亩三分红土地,共话共育桑麻长。’”

活动当天,试验区各相关合作方共同签订了合作项目。借助精准扶贫对口帮扶平台,佛山市台港澳办与湛江市台办签订了联动联创、共建共享湛江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协议。(中国台湾网、广东省台办联合报道)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