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台海 > 台湾时政 > 正文

一周看台:面子比健康更重要?

2020-08-25 07:38:07 陈梦婕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玮 
分享到:

东南网8月25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陈梦婕)自诩为“防疫模范生”的民进党当局又尴尬了。近期,多地接连检出自台湾地区输出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过去一周,马来西亚、老挝、越南等多地筛检出自台湾来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此前,还出现过日本女学生、泰国籍劳工、比利时籍工程师、日籍工程师及赴港台湾女性旅客,自台湾出境抵达当地筛检或在离台前自行筛检时确诊。这些个案中仍有病例在台尚未找到感染源。

据台湾地区流行疫情指挥中心提供的数字,除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台湾已长达100多天没有本地感染病例。但讽刺的是,“出境才发现感染”的病例却接连出现。民进党当局对此不断推卸责任。当出现日本女学生和泰国外劳的确诊病例时,台湾地区流行疫情指挥中心负责人陈时中沾沾自喜地卖弄“数学能力”,声称被境外检出的阳性率只有0.008%,数值相当低。8月瞬间暴增5人,陈时中又反过来质疑其他地区的检测结果是“伪阳性”,称台湾的检测工具最好,日本、泰国和香港都不可信。

台湾当局的态度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及质疑,有网友讽刺说“真的好厉害,每一个病例都有新的说法,来台湾的是从出发地就感染,出去的就是到当地才感染,总之‘台湾超干净’”。

台湾《中国时报》以《防疫傲慢,台湾恐沦为病毒输出地》为题评论称,境外确诊个案已经凸显出岛内小区无症状感染者的存在,但指挥中心始终不愿面对在台湾感染的可能性。台湾联合新闻网评论指出,说穿了,就是怕一普筛,台湾马上失去“防疫优等生”的名号,进而搞不了“防疫外交”,甚至影响蔡英文的民调。

更让台湾社会哗然的是“彰化县卫生局事件”。近日,彰化县卫生局主动对自美国返台的一名居家检疫少年进行检测,结果确诊。令各界不可思议的是,这一主动作为不但没有得到肯定,陈时中竟以彰化县卫生局违反“有症状才采检”等作业流程为由,要求“政风单位”对卫生局局长进行调查。

这一做法引发各界挞伐。台湾《联合报》社论质问:是彰化县卫生局揭穿了陈时中不愿面对的真相吗?台湾《中国时报》评论质问,难道陈时中的面子比民众健康安全更重要吗?

蔡当局防疫纰漏百出,但对于阻挠两岸交流却是绞尽脑汁。民进党当局近日宣称,拟从9月3日起禁止爱奇艺、腾讯视频等陆资互联网视听业在台湾落地。消息一出,各种焦虑遍布台湾各个社交平台,台湾网友忧心“那之后要怎么看剧?”有人嘲讽:“看个剧也要针对大陆!民进党何必呢?”

对于民进党当局的封杀,当然没有什么特别新鲜的理由,说白了,还是其用了N多年的“反中恐中”戏码罢了。只是颇具讽刺性的是,蔡英文和苏贞昌是爱奇艺在台湾“最著名”的两个“粉丝”。蔡英文曾向媒体自曝,她喜欢睡前吃泡面,刷《延禧攻略》《如懿传》和《甄嬛传》;苏贞昌曾把马英九比作《延禧攻略》里的“尔晴”。据台媒报道,仅爱奇艺在台湾的活跃用户就有200万,付费用户近百万,每月不重复登录人数超1000万人次。

难道就因为爱奇艺在台湾“太火”而惹到了民进党当局?想想当年,台湾的影视剧、流行歌曲、综艺节目可是火遍了大陆的大江南北,那时可从来没人说过什么台湾是在搞“文化渗透”“政治渗透”的话。

为了政治私利,民进党当局凡是跟大陆沾点边儿的事都要操弄一番,戴上有色眼镜“仔细审查”“严格限制”。17日,民进党当局又使出“抗中”伎俩:一是严格限制陆资赴台;二是现任或曾任职大陆党政军的港澳居民申请赴台居留、定居,须经跨“部会”联审。

分析人士认为,台湾经济属于“浅碟形”,严重依赖进出口贸易,根本没有“封闭自锁”的本钱,台湾的科技产业与供应链有长期隐忧。在此情况下,民进党当局竟然只考虑政治利益与意识形态,自断后路,进一步限缩两岸交流及经贸往来,实际上他们是在限制台湾同胞的发展机会,损害的是台湾同胞的根本利益。

除了陆资,受到阻挠的还有许多“小明”(陆配子女)。台湾地区流行疫情指挥中心上周公布,开放2至6岁台湾民众大陆籍子女入境。政策宣布后,许多“小明”家长深感失望,更有台湾媒体呼吁“请不要再折磨‘小明’了”。

眼看9月新学期开学在即,过去半年来学业深受影响的学龄“小明”返台依然遥遥无期。台当局仍把6岁以上、正值求学阶段的“小明”拒之门外。这些人伦悲剧、误人前程的恶政,使人们看到“台湾的防疫只讲政治,无视专业”。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