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台海 > 台湾时政 > 正文

一周看台:居心叵测

2020-05-12 09:56:31 刘深魁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玮 陈玮  
分享到:

  本报记者 刘深魁

东南网5月1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刘深魁)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民进党当局不断无端指责大陆抗疫,大搞“免费口罩援外”,还多次“碰瓷”世卫组织。殊不知,这出妄图“以疫谋独”的戏码,早已被国际社会和有识之士看破手脚。

炒作世卫大会(WHA)议题,是台当局的一场政治闹剧。5月18日,世卫大会将以视频会议形式举行。为刷国际存在感,蔡当局又开始上演“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惯用伎俩。台卫福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陈 时 中 无端指责世卫组织(WHO)不作为,说什么“台湾缺席会损害民众健康福祉,造成防疫缺口”。美国一些政客也跳出来,妄称要支持台湾。紧接着,台对外交往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吴钊燮则对美国这些别有用心的人感激涕零……一帮人你方唱罢我登场,种种荒唐的表演不一而足。

拙劣的政治把戏,无法骗过世卫组织及所有科学看待疫情的人们。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警告民进党当局不要将疫情政治化,不要继续玩火,要专注应对疫情。6日,在世卫组织日内瓦记者会上,WHO法律顾问华尔顿再度重申一个中国原则,明确对台的称呼为“中国台湾”。

国台办发言人7日表示,民进党当局利用新冠肺炎疫情一再炒作参加世卫大会问题,不是真正关注公共卫生问题,而是出于政治图谋。民进党当局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拒不承认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导致台湾地区参加世界卫生大会的政治基础不复存在,责任完全在民进党当局。

眼看机会渺茫,不知自省的蔡当局又玩起“甩锅”的把戏。对此,台湾《联合报》的社论一针见血地指出,台湾种种防疫政策都不忘“呛中”“反中”,其用心无疑是“以疫谋独”,蔡当局自以为可以火中取栗,达到所谓扩大国际空间的目的,却不知到头来只能是自取其辱。台湾《旺报》的评论称,想想马英九时期为何台湾可以连年参与世卫大会?民进党当局明知道结果,也知道问题所在,却故意利用各种途径妄图参加世卫大会、进入世卫组织,其目的无非是“出口转内销”,借由防疫巩固其政权。岛内民众也不买账,有网友直言“当美国的跟屁虫进不了世卫”“跳梁小丑,又想去蹭会”“把台湾的脸都丢光了”。

借防疫,蔡当局鼓吹所谓“台湾经验”,却很快被“打脸”,岛内接连出现防疫大破口,让台当局的“防疫神话”破灭。上月,台军“敦睦”舰队自境外返台不久即出现船员感染新冠肺炎,并随之暴发群聚感染事件,一时间岛内风声鹤唳。截至上周,舰队群聚感染人数达36例,其余700多名官兵仍在跟踪观察中。对于感染源的调查,台当局防务部门只表示“尚未完全查证清楚”。

台当局轻描淡写的态度,让岛内各界愤怒。中国国民党狠批民进党做法“蛮横”,是想利用绿营在立法机构的席位优势来掩盖事实真相。台媒指出,之前台当局一直对外塑造台湾防疫得当的形象,但“敦睦”舰队大规模感染一下戳破了这一谎言,暴露了其在防疫方面的疏忽大意和严重漏洞。

受“敦睦”舰队疫情影响,作为舰队停靠地的高雄,防疫挑战自然首当其冲。由于确诊官兵足迹遍布高雄各地,带来的病毒传播风险全台最高,防疫成了高雄市政府的头等大事。连日来,高雄市长韩国瑜率团队针对社区感染防疫,反复进行演练,涵盖疫调、隔离、消毒、管制等方面。

韩国瑜“市政优先,防疫第一”的部署,得到许多岛内网友力挺。然而,这种再正常不过的防疫措施,却被绿营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并加紧操弄“罢韩”计划。对此,台湾《中时电子报》发表评论指出,民进党当局的政治追杀一贯是“割断喉咙放干血”,为了将对手彻底踩在脚下,完全不顾防疫优先的民生需求,即使有疫情风险也要强行“罢韩”,甚至动员全台执政资源进行围剿,真是“为遂一己之私,却拉全社会埋单”。

在民进党当局的操弄下,一时间“政治比病毒还重要”,连大陆学生也跟着遭殃。如今,台湾高校已开学两月余,但有一些学生却被台当局剥夺了上学权益,民进党以疫情为由禁止他们赴台继续学业,其中就包括众多大陆学生。上周,岛内多所大学负责人集体向民进党当局喊话,希望放开禁令,让大陆学生能早日赴台就读。

有台媒评论指出,蔡英文时常把“人权”“民主”挂在嘴边,却罔顾外地学生的上学权益,根本就是说一套做一套。目前大陆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台当局仍迟迟不解除入境禁令,实在是毫无道理。评论指出,疫情像一面照妖镜,让民进党当局“歧视”的嘴脸现出原形。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