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台海 > 闽台交流 > 正文

祖国的泥土最芬芳

2019-12-20 16:17:00 作者:陈梦婕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陈逢显在雕刻。(资料图片)

他被称为“台湾微雕第一人”,创办了毫芒雕刻馆。除了微雕,他还在两岸积极推广传统砖雕艺术,他说——祖国的泥土最芬芳

东南网9月1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陈梦婕)

毫厘之技

首届中华文化与两岸文创产业融合发展论坛日前在福州举行。台湾微雕艺术家陈逢显携榄核雕、米粒雕、金属雕等微雕精品亮相同期举办的文创产品精品展,其中,世界上最小的“黄金小老鼠”系列作品尤为惊艳。只见6只黄金小老鼠齐聚在直径3毫米的金元宝上,表情各异,栩栩如生。陈逢显介绍说,这些纯金雕刻的小老鼠尺寸仅1毫米左右,有“十全十美”“同心协力”等造型,“雕了6个月,失败了上百次”。

上世纪60年代初,陈逢显与微雕结缘。当时还是小学三年级的他第一次参观台北故宫博物院,见到了清代雕刻家陈祖章的传世之作——雕橄榄核舟。3.4厘米长的核舟桅帆绳索俱全,门窗开合自如。舟上,雕着8个神态动作各异的人物,有人手持书卷,有人正在船头煮茶……舟底还有毫芒细刻《后赤壁赋》全文三百余字。方寸之间,就把苏东坡游赤壁的景象描摹得活灵活现,让人惊叹不已。自幼爱好艺术的陈逢显便许下心愿,要学习微雕这门中华传统艺术。

知道陈逢显的理想后,小学老师鼓励他先练好书法,“老师说要把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得从基本功学起”。从此,篆书、隶书、行书……各种书法字体陈逢显无不潜心临摹钻研,他还广泛涉猎绘画、雕塑等,为日后的艺术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1981年,陈逢显进入台湾印钞厂,得以接触到放大镜、钢针、微毛笔等基础工具。每天手持钢针雕刻货币雕版,日积月累,他便磨炼出精细的雕刻技巧和沉静平和的耐心。

由于当时台湾几乎无人从事微雕事业,无师可拜的陈逢显只能自行揣摩,这条路走得格外孤独而艰辛。除了苦练手艺,他还到台湾各大图书馆搜集文献,了解微雕工法。

微雕最早见于中国的甲骨文,因为甲骨取得不易,因此不少甲骨文字都写得很小,到了宋末才由画工加以制作推广,现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中典藏的多宝格、象牙雕等也是微雕工艺颇具代表性的作品。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多枚榄核舟,方寸之间,可见中华传统文化之博大。

十年一剑

要把万物容于毫厘,不失其形态,又要栩栩如生,不是件简单的事。如何将一个细小的东西雕成艺术品?陈逢显说,他平时工作是以锐利的美工刀、细尖的钢针为工具,将东西置于放大镜下雕刻。创作时,每一刻画都要凝神闭气,控制有度,手不能抖,气不能喘,气定神闲间细细琢磨,稍有不慎就前功尽弃。

微雕耗时费力,陈逢显曾为了雕刻一只1毫米高的猴子,花费半年的时间,其间失败了10多次。他也曾尝试雕刻大熊猫,前两年都失败了,直到第三年才成功。陈逢显现在闭气大约可以维持一分钟,平均一分钟能书写三个字,而他的创作就是在这一吸一闭的吐纳间完成。一路走来,靠的就是心静如一,滴水穿石。

陈逢显告诉记者,自己最得意的作品是长、宽各只有0.8厘米的微小书《唐诗三百首》,全书共38页,重0.35克。这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书了。“微小书的书刻难度极高,一本微小书约需花两年时间才能完成。”陈逢显说。时下他已完成的微小书中,又以童话“小北极熊”难度最大。因为其中不仅有文字,而且还有线条精细、色彩丰富的插画。的确,一般人哪能想象到,在长、宽各0.9厘米的纸上绘画,还能清晰地填上颜色。

在陈逢显的手中,纸、木、竹、棉、石、沙、金属及树脂都可用来作为微雕的材料。他的作品题材也十分广泛,有在蜻蜓的四片薄翼上书写二十首唐诗,在一粒细小的贝壳沙上雕刻“一粒沙一世界”六个字。在蚂蚁头上写下“合作成功”四字。字体有隶有楷,有行有草,皆清朗俊秀。这次他带来的作品中,就有在一粒米上刻有“翠玉白菜·故宫”以及“陈逢显”总共九个字。放在玻璃柜中的每件作品,前面都配有一个放大镜,否则光靠肉眼无法看清。

陈逢显坦言,与其他雕刻艺术相比,微雕作品因为不能拿来把玩,因此并不是拍卖市场的宠儿,但却是中华工艺的翘楚。如今,陈逢显已收了10多个徒弟。从当年的自学成才,到台北故宫博物院文物工法薪传人,陈逢显认为,当下最紧要的便是工艺的传承,“因为从事微雕艺术,需要能坐冷板凳,耐得住寂寞,方能磨得一剑”。

“雕”出新生

除了微雕,陈逢显孜孜以求的还有用红土烧砖弄瓦。这次来福州参展,他也带来了他的砖雕作品,如传统的砚台用红泥烧制而成,其上雕琢有憨态可掬的动物,让许多民众爱不释手。

1997年,陈逢显创办了他的私人博物馆毫芒雕刻馆,由此开始尝试砖雕艺术,并在博物馆开设砖雕DIY专区。他说,这样做最初是为了吸引更多民众走进博物馆,同时也接触砖雕这门传统工艺。几个月的婴儿,用小脚丫轻轻一按;百岁老人,用手掌一压。这些对于家人来说,都是最珍贵的纪念。在他的博物馆内,游客可以用砖雕工艺自己制作镇纸、砚台、挂饰等。

砖雕艺术在台湾已经有几百年历史,但近30年来,陈逢显明显感觉这一技艺的式微。于是,他开始致力于把砖雕艺术推广到基层社区。新店区下城里是位于台湾新北市的一片老城,这里有一条1.5公里的田间小径,因两侧用红砖装饰有各式壁画显得独具一格。陈逢显告诉记者,他与下城社区的400多个居民一起打造了这一座砖雕墙。400多个居民都有自己的想法,他们把它画出来,然后再由陈逢显把它以砖雕的形式设计出来。走过这条砖雕墙,游客可以了解这个社区有三合院、涂潭山,还有美丽的荷花池……他把这里的风土人情“镶嵌”在墙壁上。

砖雕墙不但美化了社区,还带热了观光业。让人感动的是,有的老人已经过世了,但是他的子女常常会来这里抚摸他生前的作品以此缅怀;有的小朋友长大了,还会带自己的朋友来看小时候的作品,或者看看自己儿时的梦想是否实现了……

“泥土全世界都有,在我心里只有祖国的泥土最芬芳。”陈逢显说,秦风汉韵浸润在泥土中,跟老祖宗留下来的古老文明一脉相承,“希望帮助每个爱玩泥巴的人,记住中华文化”。

这次来福州,陈逢显的毫芒雕刻馆还与福州市寿山石雕刻艺术研究会签订合作协议,推动微雕文物工法技艺和寿山石雕技艺交流切磋。常年往来于两岸的他希望能把自己毕生的手艺和文创经验也带到大陆。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