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台海> 台湾时政 > 正文

蔡英文要愚民到何时?

2019-08-07 07:33:39 吴洪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陈玮 陈玮  
分享到:

东南网8月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吴洪

上周,两个事件在岛内投下“震撼弹”,引发岛内各界热议。

第一件事是,鉴于当前两岸关系,大陆自8月1日起暂停47个城市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试点。该消息一公布,立刻成为台湾岛内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

台湾观光发展协会副理事长柯牧洲预估,因为民进党破坏两岸关系,台湾观光业产值或将减少760亿元新台币。

岛内媒体与分析人士指出,大陆有关方面在公告中表示是“鉴于当前两岸关系”,相信原因在于蔡英文当局近来频生事端,不断煽动对大陆的敌意,挑动两岸对立,破坏了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试点的基础和条件。

台湾《工商时报》刊文称,近段时间蔡当局一再发出“恐中反中”言论,还着手修订所谓的“国安五法”“中共代理人法”等规定,举办所谓的“应对红色渗透”专题报告会,陆客个人游在台的言行若被消费、渲染,可能会被操作成“红色渗透”或“介入选举”,存在人身安全隐忧,因此大陆暂停赴台个人游的做法可以理解。高雄市长韩国瑜呼吁蔡当局应谨慎面对,不应该动辄给正常的两岸交流扣上“红帽子”,这才符合大多数善良台湾百姓的期待。

对于大陆的公告,蔡英文除了使出抹红抹黑大陆的惯用伎俩外,还安抚旅游业界说什么“‘新南向政策’早已让鸡蛋不在同一个篮子里”。但可笑的是,蔡英文当局前不久才高调公布,今年上半年大陆游客赴台人数较去年同期大增28%。

一会儿大肆吹嘘,一会儿又说不受影响,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在民众看来,就像路人甲一样相当冷漠,任由观光业生计陷于危难。岛内许多旅游业者表示,“新南向政策”带来的东南亚旅客消费能力非常有限,而且还带来了“非法移民”等社会治安问题。陆客赴台个人游“归零”后,全台旅游业不分规模、等级、大小将全面受到冲击,而蔡当局对此不仅毫无作为,还宣称此举没有影响,事不关己的模样令业者心寒。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上周第二件事是,台北市长柯文哲宣布6日组建“台湾民众党”,这让明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又增加了变数。

在宣布组党的记者会上,柯文哲怒轰民进党是“没有价值的政党”,称不知道蔡英文“怎么会把台湾搞成这样子”,直言民进党“说谎成性”,再不会相信民进党。台媒称,柯文哲此举可谓与蔡英文彻底撕破脸,双方再无合作可能。

可悲可叹的是,面对岛内混乱的政局,蔡英文当局的各色人等上下其手“浑水摸鱼”,抓紧时间发横财。上周,台湾安全事务主管部门针对“蔡英文专机走私香烟案”的初步调查显示,共有76人涉案,涉案人数之多令人震惊。难怪岛内一名网友的《民进党还剩下什么?》帖子引起热烈讨论和许多跟帖。许多网友留言称:“民进党只剩走私大队。”“负责追杀的东厂西厂。”“花人民纳税钱很霸气,私烟抽起来。”……

政局混乱、经济低迷,正导致岛内投资环境不断恶化。上周,台湾工业总会发表2019年小册子,告诫蔡英文当局莫以对抗思维主导大陆政策,必须审慎思考如何降低两岸紧张与敌对,务实处理两岸关系。

台湾工业总会由岛内150多个产业公会组成,共有10万多家会员,是岛内最具影响力的工商团体之一。2008年以来,该团体连续12年发表对台当局政策的建言小册子,集中反映岛内产业界的呼声。今年的小册子针对台当局政策共提出211项建议。台湾工业总会指出,2015年的小册子就特别提到台湾面临“五缺”(缺水、缺电、缺工、缺地、缺人才)困境,使台湾整体投资环境走向崩坏。然而四年过去,“五缺”未见改善,反而与劳动有关的规定日益僵化、两岸关系陷入紧张、对外关系更加孤立,令岛内企业界更加忧心。

在两岸政策部分,小册子指出,由数据来看,当前大陆不仅是台湾第一大出口市场,也是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及首位对外投资地。过去几年,两岸关系紧张,不仅影响岛内观光、零售、饭店业及农渔蔬果产品的出口,也使得岛内外企业对投资台湾望而却步,希望当局以经济、民生为主轴,务实处理两岸关系。

台湾《中国时报》社论也指出,蔡英文当局今年以来动作频频,岛内企业界忧心两岸关系更趋紧张确有其道理。“不论绿营嘴巴上表现得多勇敢、多能对抗大陆”,只要两岸关系恶化、紧张情势升高,台湾从金融市场到经济必然受创,但绿营仍把胜选摆第一,企业界的忧心,蔡英文当局听得进去吗?

大华网络报点评文章分析,台湾外销市场的41%在大陆(含香港),若非每年从大陆(含香港)赚取八九百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将会形成数百亿美元的逆差,这完全不是台湾执政者和民众所能承受得起的。遗憾的是,蔡英文、民进党竟认为升高两岸对立对抗是延续执政的手段,不以台湾的安危和经济的荣枯为首要考量,此乃愚民政策,实在是台湾的悲哀。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