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新北7月9日电 题:台湾写真:一梦微雕迷蝴蝶 中新社记者 欧阳开宇 张子胥 在台湾知名微雕家陈逢显的艺术世界里,每完成一个“超级小工程”,都仿佛是一场破茧成蝶的梦。 “蝴蝶最美的时候,不是于花间飞舞、凌空畅游,而是破茧而出的那一刻。不经过破茧的挣扎,绝不会有傲人的魅力。”陈逢显说。 7月初,在新北市新店区的一处静谧小院,陈逢显向中新社记者讲述其奇特的创作生涯。这位被称为“台湾微雕第一人”的艺术家身着唐装,一头白发束于脑后,眼神清澈而柔和。 关于蝴蝶的梦,要从儿时讲起。生于1956年的陈逢显,就读万华中学时,喜爱练习书法。毕业后进入稻江美工科,学习各式美术、工艺技法。后来,考入“中央印制厂”,负责雕刻印钞票用的钢版。 “求学时,老师曾说,你们现正就是丑丑的小毛毛虫,要努力的成长,健康的生活,还要经历长时间的磨难考验,才能顺利去化丑丑的外表,变为蝴蝶展翅飞舞。”陈逢显说,这句话让他刻骨铭心,正是印钞机构的专业经历,使他有机会接触雕刻钢板用的特殊工具,也迎来艺术生涯的转折。 陈逢显说,有别于一般的艺术创作,“钞票钢版”是由许许多多的点所组成的线,需要非常精细的绘制刻划和坚持的耐心。日积月累的训练加强了他的雕刻技巧,铺起数十年的“破茧之路”,也才有了现在这片微雕天地。 位于小院二层的工作室,便是属于陈逢显的天地。每天下班后,陈逢显就一头钻进工作室,悠游于微雕的世界,当年他用雕刻钢版的钢针“刻画”五角钱币大小的山水画,同事见到大为赞赏,更激发起他投身微雕领域的志向,自1981年以来始终如一。 三十多年过去,这间工作室已成为“陈逢显毫芒雕刻馆”,挂满书法、人像素描等,装有放大镜的展示柜放置于各处。 陈逢显的最新“超级小工程”,是纯黄金手工雕刻的“黄金小老鼠”系列。 透过高倍放大镜以窥之,由1支2毫米的铅笔芯雕刻出的10只黄金小老鼠,或坐、或站、或爬,表情不一、悠闲自得。另一件名为“福鼠双辉”作品:1只黄金小茶壶,张开的壶身里一只1毫米的小老鼠在吃东西,另一只小老鼠作出攀爬姿势,寓意丰盛过鼠年,吉祥安逸。 陈逢显说,毫芒雕刻要求创作者心静且定,才能气定神闲,凝神创作。为了降低失误,他自创屏息、吸气要诀,调匀呼吸的节奏,增强手部、身体的稳定性,还自创了多种的微雕工具。 环顾雕刻馆,200多件微雕作品,从竹、棉、石、沙,到牙线、牙刷、米粒、火柴棒、瓜子,甚至蚂蚁头、蜻蜓翅膀、苍蝇翅膀,皆在陈逢显的慧心巧思下,精雕细琢成一件件独特的微雕艺术品。 “微小领域,无限宽广,生命的智慧尽在其中,每完成一件作品,都是一个惊奇,作品完成那一刻的满足感,就如从一个毛毛虫变为蝴蝶般获得新生。”陈逢显说。 外人无从知晓微雕创作有着怎样的艰辛,在陈逢显看来,一路走来,正是挣扎和伤痕的“点缀”,使自己所追逐的梦更具光彩。(完)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