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台海> 台湾万象 > 正文

台青创客分享“西进”经验:“接地气”“赢未来”

2019-06-28 07:13:28 胡远航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中新社昆明6月27日电题:台青创客分享“西进”经验:“接地气”“赢未来”

中新社记者 胡远航

第8届云台会系列活动“云台青年企业家创业创新分享对接会”27日在昆明举行。多位在大陆创业的台湾青年,分享他们的“西进”故事和经验。

“创一代”的西进“坐标论”

台湾金融博士游智彬,是典型的“创一代”。其西进大陆,分为实习、就业、读博、创业“四部曲”。

2012年,正在读研的游智彬获得到义乌一箱包公司实习的机会。毕业后,他留在浙江就业。随后,他又就读厦门大学金融学在职博士,并开始创业之路。如今,其咨询公司已组建覆盖两岸的金融团队,为大陆80家金融机构提供服务。

提及西进的原因,游智彬列出一组数据:1992年,台湾的GDP相当于大陆的一半。到了2012年,台湾GDP只有大陆的1/20。“好的市场和机会,总是会让年轻人前赴后继。”游智彬说。

但游智彬西进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他在大陆的第一份正式工作是销售员。

“为了跑销售,我一年走遍大陆多个省份。平时,还充当仓库管理员。”游智彬称,“回过头看,西进大陆,需要勇气,更需要毅力。”

游智彬认为,要想创造财富需要把握好3个坐标——区域坐标、时间坐标、行业坐标。台青西进同样如此。

“挑好大陆这个好坐标,还需细化省份、行业。”游智彬说,他始终坚持多学习、多参与交流活动,一步步找到适合自己的坐标。

“摆渡人”的西进“六原则”

会上,是创业者、也是台青创业“摆渡人”的郑博宇,分享他的台青西进“六原则”。

郑博宇最开始被大众了解,是因为一条热搜——“就算在天桥上贴膜我也要留在大陆”。说这句话时,郑博宇刚被外派到北京,没有五险一金及休假,生病了也只能硬扛,但这并没有让他失去对大陆的信心。

2015年末,郑博宇入职首钢创业公社,成为首钢集团首位台籍工作人员,负责台湾青年创业等业务。至今,其所在部门已服务台湾团队、企业超过3000家。

“我创业就是帮更多台青在大陆就业、创业,在此过程中也接触众多西进的台青。”郑博宇说,总结多年经验,他认为台青西进想成功,需坚持“六原则”——靠自己、接地气、不投机、重发展、促融合、赢未来。

“事实上,不是每个台青都得来大陆发展,但台青不能不知道大陆正在快速发展。”郑博宇建议,台青西进创业,应思考创业项目能否解决痛点,多去调研市场,多与前辈交流。此外,不管是来创业还是就业,建议台青放下优越感,重新看大陆;心态调试好,尽力去尝试;尽可能争取交流机会。

台湾青年联合会理事长何溢诚也提出,台青西进还需自身硬,同时也要充分把握在地属性和特质。两岸青年也应以合作代替竞争,强强联合。(完)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