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台北6月25日电 题:金庸江湖“奇幻漂流” 中新社记者 欧阳开宇 刘舒凌 “桃花岛”山穴中,台湾武侠小说女作家郑丰手持滑炳,沿着墙壁滑道空心处“左手画方、右手画圆”,不慎触碰滑壁,便有电流声滋滋作响,提示“学艺尚且不精”。 郑丰所模仿的,是当代武侠小说泰斗金庸武侠人物“老顽童”周伯通的怪招——左右互搏术。“如果能做得到,那么你就和郭靖、小龙女媲美了。”郑丰笑着对一旁众人说。 6月25日下午,在台北1914文创园区举办的“金庸武侠─华山论剑”特展首次开放,台湾武侠小说女作家郑丰向首批观展者讲述金庸的笔下江湖。图为特展现场。中新社记者 欧阳开宇 摄 “桃花岛”是“金庸武侠─华山论剑”特展第一个展区。25日下午,在台北1914文创园区举办的这一特展首次开放,郑丰向首批观展者讲述金庸的笔下江湖。 特展以“射雕三部曲”为主要背景,从小就是金庸书迷的郑丰说,“华山论剑”为三部曲的重头戏——每隔二十五年,天下高手齐聚华山,切磋武艺,争“武功天下第一”的名号。此次特展就由书中“论剑”主角——“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的故事展开。 穿过“桃花岛”,便是“西毒”欧阳锋的“领地”,白雪覆盖的“西域山岭”,雾气朦胧。 “这位少侠,请站在地板贴有脚掌的标识处。”一行毛笔字投影在墙上的“雪岭”中。这是修炼“蛤蟆功”的第一个动作。 按照提示,一位前来体验的观众在指定位置蹲下身躯,双手趴地,深吸一口气。“喝!”随着这名男子一声吼,墙上“山岭”震动,“雪花”狂舞。展区贴出的“蛤蟆功”要诀是:“蛤蟆冬眠之期极久,在土中隐藏多时,积蓄体力,一出土便精神百倍。”这一声吼显然“领悟”到秘诀。 “厉害呀!你有90分的功力,是天下第一的练武奇才。”墙上又一段文字,引得大家笑声不断。 再往后,“降龙十八掌”招式分解图、“六脉神剑”剑气运行秘诀、林朝英疗伤之“寒玉床”“小龙女”睡眠所用凌空绳依次出现。同时,武侠解题关卡、“天下第一毒茶馆”等文创体验项目亦交错其中。 徜徉于金庸江湖,不仅有欢笑和童趣,不少重要遗存也在特展中亮相。与金庸先生有多年交情、此次特展主办方远流出版社董事长王荣文介绍,还有从香港跨海而来、历经一甲子岁月的金庸小说首刊连载报样、绝版书真本,金庸书信、墨宝,以及“倚天剑”“屠龙刀”等近百件珍贵展件。 这些展品让人们更贴近一代文学大师的创作历程。一个玻璃柜前,不少人驻足观看。其中展示数页金庸手稿,它专述“九阳真经”神秘来历,此前从未面世。 与金庸先生合作二十年、远流出版社副总编辑郑祥琳讲述了一段故事——2000年至2006年,金庸进行《金庸作品集》第三版修订;其间,2003年修订《神雕侠侣》时,曾于第四十回“华山之巅”增写四千余字关于《九阳真经》“身世”之谜,透过“觉远”之口,描述一位与王重阳、林朝英比肩的人物——“青城大隐”,此人为《九阳真经》创作者,并阐明《九阳真经》“刚柔并济”“阴阳并重”的根源。 此段增写,金庸经考虑并听取他人意见,最终删去。“花费偌大心力写出的文字,最后决定放弃,让这段文字成为遗珠。听取意见,作为修订参考,文字的增删取舍,绝非只有这一件;每一次的修订,不只是修改几个字而已,而是在读了许多资料后,深化为胸中笔墨的扎实功夫。”郑祥琳说。 此次特展将持续到九月中旬,王荣文对记者表示,下一步计划到新加坡办展,也期待把展览推向中国大陆。(完)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