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台海 > 台青在闽 > 正文

平潭另一个家 让孩子放心“飞”

2019-06-12 07:37:48 作者:林霞 张哲昊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陈亚妏在给孩子们讲故事。 林映树摄

在平潭,90后台青陈亚妏积极将台式幼教理念与当地学前教育有机结合,独特的教学方法受到孩子和家长的喜爱。她不仅荣获福建省青年五四奖章,还收获了浓浓的乡情亲情

东南网6月1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林霞 张哲昊)

实验班的诞生

白皙的皮肤、干练的短发、端正的五官、洁白的牙齿、爽朗的笑声——初见陈亚妏,记者就被她散发出的青春活力感染。

陈亚妏是台湾桃园人,来平潭之前,她在幼教行业已工作5年多时间。两年前的一天,她接到猎头公司的电话,得知平潭正在招聘学前教育老师。她顿时对这座海岛产生了兴趣。“一个地区如果重视学前教育,那必定有发展潜力。”一番斟酌后,她决心到平潭发展。在她看来,年轻人要抓紧机会,到外面的世界看看,增进自己的见识。

2017年4月,陈亚妏进入平潭城关幼儿园工作。初来乍到,她有些“水土不服”。“在台湾,一个小班大概只有18个孩子,而这边幼儿园的班级数及每班的学生数都比台湾多得多。在大陆,大人习惯为孩子操办一切,我认为这会影响孩子锻炼自理能力。”

跟班观察了半学期后,陈亚妏有了一个想法:若能融合两岸学前教育的不同优势,营造一个不一样的教学环境,不知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于是,她申请设立实验班。同年9月,平潭首个两岸学前教育融合实验班正式开班,首批有31名孩子入读。

多问“为什么”

“把主动权交给孩子,和孩子保持同等地位,就更容易了解他们的想法。”陈亚妏告诉记者,台湾的教育更倾向于让孩子按自己的方式成长,而教师则是“观察者”,起到引导和陪伴的作用。

实验班的墙上贴着一张“班规”,共10条,是去年秋季开学时,在陈亚妏引导下,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出来的。“升上中班,学生思考能力变强,大家一起制定、遵守班规,是孩子们发展自主性的一项证明。”陈亚妏说。

“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是陈亚妏最常对孩子们说的话,她始终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独立性。刚开始时她的做法被不少家长误解,有的家长说:“台湾老师好严格,孩子在家连袜子都不让我帮他穿,是不是不理解父母照顾孩子的心情?”第一个学年,她在正常教学外,平均每天花约3小时和家长交流,讨论孩子在学校里或是回到家后发生的种种事情,并给予家长一些建议。她还时常回台湾为孩子们采购教具,如益智桌游等。

她不断鼓励孩子们思考,多问“为什么”,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并与孩子一起寻找答案。在她的坚持下,不少家长惊喜地发现孩子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陈老师从不限制孩子的创造力,反而给予了很高的自由度,但同时也教导孩子遵守一定的规矩。”家长周玉丽告诉记者,她的儿子小晨自主性强了,说话有逻辑性,也更加活泼开朗。

“家”的温暖

从不理解到理解、不适应到适应,如今,陈亚妏和孩子、家长都已亲密无间。她说,许多家长把她当自家人看待,给她温暖,令她感动。

去年5月底,陈亚妏遭遇车祸,导致腰椎和胸骨柄受伤,在医院里躺了一个月。“救护车到来的那一刻,身处异地的孤单感一下子涌了上来。”陈亚妏回忆说,到医院后,恰在看病的一名孩子及其家长看到了她,一时间,她受伤的消息传遍整个班级,家长三五成群赶到医院探望,让她觉得有许多家人在身边。

虽然事情已过去一年多,但许多细节陈亚妏记忆犹新:“家长们出现在我面前,头上的电动车安全帽都顾不上脱,就陪着我检查身体,一起帮我翻身,帮我整理衣物;住院一个月,她们自发排班,每天轮流给我送餐,到医院陪我……”

“在病房的那个月,我与家长之间突然有很多时间谈天说地,我也因此更了解平潭的风俗、家庭教育理念。”陈亚妏说,起初自己也曾多次因思乡、教学磨合难等原因打过退堂鼓,但经过这件事后,她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与孩子、家长们已无法分离。

现在平潭已是陈亚妏心中的另一个家。她会带着精心准备的礼物,接受家长的邀约一起品尝当地美食,也常邀请家长到家中品尝她的手艺。她对在大陆的发展有了更多打算:“如果有机会,我想进大陆的高校学习,在教育专业方面深造,为两岸教育融合尽绵薄之力。”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