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良:两岸统一的最大障碍在“一国”,而不是“两制”
2019-05-30 06:41:17 来源:中国台湾网 责任编辑:陈玮 陈玮 |
分享到:
|
日前,由宁波市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研究院主办、主题为“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的圆桌论坛在宁波大学举行。香港“中评社”29日发表上海东亚研究所副所长、国台办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王海良在上述论坛上就“新形势下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的要义与作为”的看法和观点。 王海良认为,习近平总书记1月2日对台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在于,处在新时代这个关键历史方位上的中国共产党,责无旁贷地要推进祖国统一这一伟大历史任务。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化多端、战略机遇期或有或无,都不能改变民族大义的要求,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完成祖国的完全统一。为此,作为探索和平统一实践的新路径,习近平向两岸同胞提出了探索“一国两制”台湾方案,邀请台湾各党派、各团体、各界人士来大陆,就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制度性安排和民族未来进行民主协商,并提出深化两岸融合发展。这都是富有新意和深意的重要倡议和创举。 应该看到,探索“一国两制”台湾方案是谋求和平统一的路径和方式,体现了大陆的和平意愿与赤诚之心。然而,台湾方面的反应却很令人失望,一是台湾当局断然拒绝并莽撞反制;二是台湾社会被“一国两制”污名化蒙蔽而不加思考。不过,从实质上看,探索“一国两制”台湾方案遭遇的阻力,与其说来自对“两制”的冷漠,还不如说来自对“一国”的抗拒。绝大部分台湾民众当然懂得,在台湾地区保留既有制度及各项权利和利益,是他们所需要和欢迎的。但在这之外,在“国家”层面上,还有他们心里不愿割舍的、被他们称作尊严的东西,尽管它既有极大的局限性,又有相当的虚幻性,是个很空洞、很缥缈、有争议的象征。所以,我们可以说,海峡两岸统一的最大障碍在“一国”,而不是“两制”。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探索时,首先必须进行方案的充分设计,就是做好顶层设计。这个设计要能够妥善地解决“一国”落地的问题,即充分提供广大台湾同胞参与国家事务和国家发展、认同国家架构和国家方向、分享国家成就和国家荣誉的空间和条件。只要这个顶层设计做好了,又与台湾各界充分协商,并吸收各方面意见建议,就一定能成为一个完美可行的方案。 另一方面,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是现在正在做、要做好、不断改进的要务,尤其是在民进党控制台湾的情况下,需要做更大的努力。民进党破坏了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因而改变了台海现状,现阶段两岸融合发展只能是台湾同胞来大陆融合与发展。民进党还千方百计地阻挠台湾各界人士来大陆进行民主协商。面对大陆融合发展与民主协商双轮并举之策,民进党当局变得不择手段甚至丧心病狂了,表明它对这两件事情十分畏惧、惶恐不安。但大陆并没有也不会因此而改变和平统一这个大方向。因此,在推进和平统一的过程中,只能在融合发展方式、创造有利于“和统”条件上下功夫,实际上就是跳出台湾岛内政治纷争,来做好两岸民间交流与融合发展工作。台湾同胞的整体改变一定从来大陆的同胞群体的改变开始。从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出发,人民的统一是根本上的统一,也是两岸同胞在大陆的预统一。这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潮流。 王海良指出,对于两岸融合发展,现阶段可以做的事情并不少。首先,总体上有一个不断深化、优化升级的任务,这主要靠中央决策和推出新的优惠政策,应该说还有不小空间。其次,大陆各地、各部门、各个行业可根据台湾同胞的需求,从同等待遇政策制定、工作对接等方面满足其大陆工作与生活方面的便捷化、具体服务过程中的细致化、台胞群体社会融入的社会化。这方面的工作直接面对台胞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具体环节,感受度最高,决不可忽视。复次,要特别重视两岸青年的融合发展,为最需要帮助的台湾青年在大陆平稳落地、融入年轻人群体、顺利工作学习发展、愉快地生活创造必要条件、良好环境和可观愿景。再者,各地、各部门、各相关研究单位和专业智库要对融合发展情况进行跟踪观察和科学评估,以便推动融合发展的改进。最后,各地在进行具体政策设计时,要紧密结合地区内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及台胞的多元需求,做到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做出特色。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