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台海> 海峡评论 > 正文

两岸经济交流不能与国家认同“脱钩”

2019-04-02 07:10:23 周忠菲 来源:中国台湾网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三、两岸经济交流不能与国家认同“脱钩”

两岸的大势已经非常清楚,两岸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将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在这样的大势面前,两岸经贸关系除了为两岸民众创造更多福祉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那就是为推进两岸经济社会双向融合发展创造政治上的条件。

大陆在政策上从来不回避“希望通过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为将来的和平统一创造条件”。国台办发言人安峰山3月4日回答记者询问时就清楚地表示,大陆对韩国瑜参访的定位是:“欢迎并支持在坚持‘九二共识’基础上,开展两岸城市交流合作,共同增进两岸同胞利益福祉。”当萧万长先生在博鳌会见中强调他关注的重点仅仅是两岸经济发展时,李克强总理就两岸关系必须坚持以“九二共识”为政治基础,再次做出了清楚的表达。大陆在这两个重要场合的表态,都突出了两岸的经济交流,不能与国家认同“脱钩”的政策含义。这是台湾任何执政党必须面对的现实。

四、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将接受两岸经济社会的融合

在经济层面,两岸经贸关系的互补性、台湾民生经济的需求,会使两岸的交往更趋紧密。韩国瑜的“走出去”、“发大财”,正是反映了当前台湾的需求。大陆提供的商业发展机会客观存在,有利的经贸往来,是台湾社会需求的重要外部条件。

在社经融合发展方面,大陆推出的各种配套政策,例如近期推出的立足于“给台湾同胞提供同等待遇”的“31条措施”,对促进台湾资本在大陆投资,对帮助台湾民众在大陆创业、就业、生活,求学,具有明显的作用。台湾同胞在捍卫和平发展的环境,在促进两岸统一方面,将逐渐承担起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责任。这种单向的、台湾同胞在大陆的融合发展,今后将成为推进两岸经济与社会融合的“播种机”。

从目前岛内的一些动向看,未来依靠经济力量形成两岸共同行动,例如两岸共同市场等方面,也许条件会更趋成熟。两岸经济社会融合有助于推进国家统一,这一认知有可能成为两岸关系的主旋律。

但也要看到,利用手中行政权力,挑起两岸关系对抗,针对两岸和平释放不稳定因素,对实现统一的前景进行颠覆,正在成为民进党的选择。面对这种态势,面对台湾的社会生态,不论任何政党执政,如果仍然宣称“只谈经济,不谈政治”,这实际上是站在民进党的立场说话。这种“只经不政”的政策,有悖于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理念,只会在两岸关系的长期走向上,起到负面作用。

两岸经济交流不能与国家认同“脱钩”。相信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会日渐对此有所认识。(作者周忠菲,为上海台湾研究会研究员)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