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8年海峡两岸感人瞬间 辞旧迎新·温暖记忆
2019-02-04 08:23:19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玮 陈玮 |
分享到:
|
十年,并不是终点 “大三通”开启以来,大陆已成为台青创业就业的沃土。图为2018年8月,第二批百余名台籍乘务员入职厦航后纷纷合影留念。(资料图片) 2018年是两岸实现“大三通”十周年。记者走访了厦门、泉州、平潭、马尾等地,遇到的不少人都是这十年变迁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受益者。 第一位名叫张玉晶,她是2008年两岸直航航班的空乘人员。“我还记得第一趟航班上以老人居多。”张玉晶说,很多老人腿脚不方便,由于走得缓慢,登机时间比平日久。为了照顾老人,她提议航班起飞时间延迟一些,但是老人们坚持准点起飞。“虽然‘小三通’早就有了,但是对于这些老人来说,要乘船再转机还是不方便,对岸都是他们几十年未见的亲人,好不容易盼来了直航,他们当然不愿延迟了。” 第二位名叫温仁得,他是第一批到厦门从事两岸水果贸易的台商之一。回想起“大三通”前,一箱水果在台湾装箱,要先运到香港中转一圈,才能来到厦门,这需要近一周的时间。“‘大三通’后,我们晚上十点在台湾装箱,第二天中午就能运到厦门,然后走‘绿色通道’,下午三点多就能在厦门的水果店上架。”温仁得说,得益于“大三通”,他才敢把释迦等价高但保质期短的水果运到大陆。在尝试过几次之后,见市场反响不错,温仁得马上与台农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 如今,张玉晶还在两岸直航的班机上。十年来,她看到飞机上的乘客悄然变化:“刚开始是以探亲为主,现在,经商的、旅游的、读书的,各行各业都有。”十年来,张玉晶的同事也在变化:2017年、2018年,厦航两度在台湾招聘共计160多名空乘人员。如今,张玉晶的身边多了不少台湾的好姐妹。 温仁得的两岸水果贸易越做越红火。他说,“大三通”前,台湾每年销往大陆的水果只有1000多吨,现在则提高到5万吨。只要温仁得一回到台东县,许多果农都认识他,并且奉上一句:“你就是十年前那个帮我们卖水果的。”这句话让温仁得倍感欣慰。 见证十年变化的,不仅仅是张玉晶、温仁得这些人。如今,厦门的五通码头正在扩建,琅岐新修建的客运码头即将竣工,运送两岸人员的班机、轮船也越来越多。十年,在历史的长河里不过是一瞬间,但给两岸同胞,尤其是台湾民众的获得感却是巨大而显著的。 下一个十年又会有怎样的改变?一个刚从台北来到晋江的音乐团队或许能够给出答案:“十年前我们在台湾做音乐,当时怎么也不会想到十年后会在晋江继续我们的事业。” 十年,并非终点,精彩仍将继续。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