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台海> 台湾万象 > 正文

是创作还是胡搞 台公共艺术如何避免“四不像”?

2018-07-21 15:55:28 柴逸扉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台北市水源市场的“水源之心”。资料图片

几米绘本的模型、梅花鹿的雕塑、五颜六色的涂鸦……这些艺术形象在台湾许多公共场所都可以遇见,其中不少因为美观、有特色,俨然成为民众打卡拍照的热门选择。不过,公共艺术的推广普及也引发了岛内舆论的争议,因为公共艺术“四不像”的问题时有发生。

台湾的公共艺术推广问题何在,如何才能让公共艺术的设置更受欢迎?

作品难懂缺美感

在新北市芦洲区鹭江停车场外,来往的民众会发现,立体停车场的外墙上一片绿油油,均匀地分布着几个黑窟窿;绿色外墙的表面编织着金属网,通过钢架与墙体连接。远远望去,就像停车场外面笼罩着绿布和鹰架,很像建筑工地。

可谁曾想,这样一个像极了施工现场的布置,却是艺术创作。2011年,芦洲区公所在鹭江停车场设立公共艺术作品《一鹭平安》,造价256万元(新台币,下同)。在作品里,金属网编织成的形象是鹭鸶,地面的白色波浪纹状大理石代表海浪的意象。这一切听起来颇有美感。但是,不少民众还是认为这就是鹰架和网子的结合,还误以为停车场多年来一直在施工。

无独有偶,在新北市淡水运动中心旁,一个名叫《太平洋的风》的公共艺术也让不少人直呼“看不懂”。作品介绍称,《太平洋的风》展现碧波荡漾的场景,并融合周围景观,为游客提供休憩的场所。但整个作品周围并没有树荫,设在草地上也不能遮风挡雨。同时,作品所谓的波浪,就像是几个铁架子或树干简单地拼搭在一起,外观颇为粗糙,让人直呼看不懂。

此外,台湾还有多处的公共艺术作品外观缺少美感、意象难懂,引发舆论的争议和批评。

硬性花钱做艺术

为了促进公共艺术的推广、增加公共建筑周边环境的美感,台“文化艺术奖励助条例”规定,公共建筑应以造价的1%设置公共艺术品,美化建筑物及环境。这本是一项有积极意义的规定,但在各部门的执行过程中却不断衍生怪现象,说白了就是为了硬性花钱、让建筑工程符合要求而做艺术。

于是,一些部门为了完成任务花高额预算设置公共艺术,例如造价3亿多元的新店高中地下停车场就设置了《倾听》《乐读》《驻足》三组艺术品,花费金额达276万元。但这些作品与停车场环境并不协调,民众对此也没有什么感觉。

另外,有的单位则整合旗下建筑物的公共艺术品设置,像新北市在2016年就将淡水、板桥、中和、芦洲、三重、土城6座运动中心共计2600万元的公共艺术费用,设置了5件艺术品,却放在了淡水、板桥、中和三地,这种“移花接木”的做法引发各界批评。新北市议员郑宇恩表示,每个公共建筑都有自己的公共艺术需求,配套的费用不应挪用在他处;再者,统一设置的艺术品,不一定符合安置地点的环境和特色,这种做法实属“一刀切”。

由于公共艺术设置的乱象,许多民众表示,如果没有合适的艺术品,这1%的经费为何不用做维修或建设上?比如停车场就可以用这1%费用增加车位,让大家更有感。何必浪费公帑呢?

用心投入出成果

当然,设置的公共艺术美感大方、融入在地特色,在台湾也有很多典范。这些成功范例的背后,少不了设计师亲身参与工程的设计规划、沉下心来思考作品与在地文化如何巧妙结合的身影。

就像新北市淡海轻轨绿山线在规划时,特地找来艺术家几米,为轻轨创作全新绘本故事。从工程阶段开始,几米即参与设计规划。绿山线主要行经淡海新市镇路段,居民多为核心家庭,几米据此创作绘本《闭上眼睛一下下》,以一名坐上轻轨列车的小女孩为主角,观音山、梯田、暮色等淡水风情为背景,叙述一段充满无限想象的旅程,同时探讨自我成长、人与环境的关系。新北捷运公司总经理吴国济说,为让作品完美,几米本人多次拜访工地,图稿也经多次修改才顺利完成。

而在过去,很多公共艺术都是在工程完工后,工程单位将一面墙或一块空地找来艺术家设计规画,缺乏整体性,常导致艺术品与公共工程格格不入。

另一个设置公共艺术的成功案例则是台北市水源市场的“水源之心”。2010年重新整修时,台北市政府邀请以色列艺术家亚科夫·亚刚操刀,斥资6000万元,将市场外观改为蓝色基底,搭配色彩缤纷的几何构图。水源之心运用177种色彩,打造出特殊建筑外观,作品以3种不同视角呈现。从大楼左侧观赏,可见大海波浪般的蓝白相间条纹;从正面欣赏,可见到渐层的彩虹,映照在海洋波浪中;经过水源市场大楼回头看,则是象征台北的多元文化的彩虹。外观翻新后,吸引不少民众围观拍照。(记者柴逸扉)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