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娃娃机在台湾街头随处可见,俨然“霸街”。(资料图片) 在北京清华大学攻读博士的台生罗鼎钧近期返台发现,之前他家附近的餐馆如今都变成了夹娃娃机店,一层店面约100平方米大小,摆满了各种娃娃机台和兑币机。他有一种隐隐的担忧:“看似为台湾民众提供一个新的休闲娱乐场所,但实则是台湾经济不景气的一个警讯。” 警讯一:中小业者已现疲态 台湾的夹娃娃机店这两年扩张究竟有多厉害?数字会说话。 根据台“财政部”统计,台湾夹娃娃机店数量已经从2013年的169家增长到2016年的920家,截至今年2月更是暴增至3600家,是5年前的200多倍。不过,这还只是保守数据。据业界的非正式统计,全台夹娃娃机店的数量已经超过1万家,全年产值超过1000亿元(新台币,下同),相当于台湾航空业的年产值。 有台湾媒体人对记者表示,台湾夹娃娃机的密度已经大到在全台都“转身可见”。不管是在台北人流量大的捷运站、旅客聚集的西门町、高端商圈信义区,还是在鹿港、恒春、九份这样的小镇,夹娃娃机店随处可见,让人看到头皮发麻。 台湾自动贩卖机商业同业公会总联合会前副理事长纪富腾解释,夹娃娃机店爆炸性增长反映“低成本、低消费”的“末端经济”趋势。 台湾经济不景气,加上民进党当局推出“一例一休”政策,增加营业成本,商家入不敷出,各地掀起退租潮,商铺空置率达到新高。以台北东区为例,原本人潮不断的黄金商圈随着多家精品店和科技产品经销商相继撤出后开始走下坡,店面的招租广告四处可见却乏人问津,有的甚至沦为短期特卖会的场地。2017年东区商铺空置率超过7%,多家商铺空置超过3年。 在找不到更好投资、商铺租赁市场又不景气的情况下,为了不让商铺空着,开夹娃娃机店就成了大多数人的权宜之计。开业门槛低,不用装修店面,不用专人看店,关张成本也低,连人气较旺的黄金地段也选择跟风。实体零售业、服务业不断萎缩,尽显中小业者投资经营疲态。 警讯二:年轻人对未来茫然 台湾夹娃娃机店由“台主”和“场主”共同经营,“场主”提供地点,负责店面装修、水电及管理夹娃娃机,再分租机台给“台主”。“台主”则负责机内物品放置和调整夹子参数,赚得硬币全归“台主”。不同于连锁小吃、手摇饮料等传统店面需要十几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加盟费,当“台主”只需要每月支付几千元至几万元不等的租金即可。低入门门槛,吸引大量年轻人小本投资。 长期研究台湾商圈发展的逢甲大学公共事务与社会创新研究所助理教授黄志彦表示,这反映出年轻人对社会与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缺乏长期目标追求,只追求比较轻松的工作。 纪富腾估计,全台从事夹娃娃机的10万名从业人口中,约九成有正职。“现在经济不好,社会底层的人都想试试看,用夹娃娃机创业,很多租下夹娃娃机的‘台主’不乏学生、警察和军官,他们很多是基于对政府没有信心,才选择赚外快。” 台湾的一项调查显示,近90%的“场主”和“台主”都有正职。其中有军人、公务员、教师、通信科技业者、金融业者,还有会计师、律师等,但最多的仍是服务业、学生和制造业从业人员。兼职者中74%的人,每月正职含非经常性薪资的总收入低于4万元,是真真切切的社会草根人群。 尤其是年轻人,看到台湾薪资几十年没有明显成长,既想创业致富,又担心成功管道被社会上的老人占据,只敢小打小闹。 警讯三:激发社会不安因素 台湾大学社会系助理教授李明璁曾是夹娃娃机重度玩家,他认为,夹娃娃的精髓,其实不在于娃娃,而在于“夹”。夹娃娃满足了人们以小博大的快感,消费者能用最低成本满足冒险、刺激的欲望。 “如果过去几年谈的小确幸是小咖啡馆、小小的消费和满足,那夹娃娃召唤出来的,就是小刺激、小冒险,我投十块、二十块,就可以赌一把,夹到很高兴,夹不到也不会失去太多。”李明璁认为,夹娃娃机变成当前年轻人重要的解闷管道。 但这样的机器,如果在学校、医院、住宅周边泛滥,就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台湾家扶基金会上月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岛内43.6%的儿童几乎每周都玩夹娃娃机,10.9%每周会玩4天以上,7%儿童常在晚上10时后去玩。同时,68.3%的儿童觉得夹娃娃机很好玩,37%会一直投钱直到夹到想要的物品。成瘾、深夜在外逗留、被骚扰霸凌,都可能产生极坏后果。 另外,“场主”是否依法缴税,夹娃娃机内是否摆放违法或有碍观瞻的物品,深夜营业会否引来群众滋事成为治安死角等,五花八门的衍生问题都不好解决。曾有媒体报道,某夹娃娃机店为了招揽生意,竟请身着比基尼的年轻女模特钻进夹娃娃机内陪客人玩,引发舆论争议。前述调查中,也有19.7%的儿童表示,曾在夹娃娃机店看到令人感到不舒服的物品。 多名“立委”呼吁台当局监管部门制定把关机制,规范夹娃娃机店的地点和商品,例如远离学校和医院等场所,并杜绝违禁品等。不过,纪富腾认为这样见效太慢,消费者不会天天过来夹娃娃,“热潮或许还会再烧一年,说不定政府还没来得及制定办法,夹娃娃机店就已经退热。”他说:“当台湾经济复苏,夹娃娃机就会退潮了。”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