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台海> 闽台往来 > 正文

复振诏安腔,守护原乡声情

2018-07-04 08:21:56 张辉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7月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 通讯员 吴楠)7月2日,58岁的台湾云林人廖俊龙如约做客当地电台栏目《诏安有意思》,分享在地习俗“约谜猜”。“约谜猜”是客家语诏安腔的说法,意指猜谜语,源自云林客家人的原乡——漳州市诏安县。通过广播节目推广原乡语言与文化,廖俊龙已身体力行16年。

在台湾云林生活着一支客家族群。他们自称诏安客,其母语则被唤作诏安腔。比起海陆丰腔、四县腔等岛内主流客家语腔调,诏安腔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在同化中深陷语言濒临流失的困境。而今,有感于原生语言的失落,台湾诏安客试图联结原乡力量,守护与复振诏安腔。

失落的诏安腔

父亲的遗志,是廖俊龙守护诏安腔的初心所在。“小时候,父亲就让孩子们记诵,我们的根位于漳州诏安。”廖俊龙说,1998年父亲过世前,时常念叨的便是,“诏安客不能断,诏安腔不能断”。

廖俊龙的老家位于云林县仑背乡,而他的祖地则在诏安县秀篆镇青龙山下。“明末和清朝,诏安官陂、秀篆一带的客家先民,或为躲避战乱,或囿于地少人多,从诏安湾出发,横渡黑水沟,登陆台湾西部垦拓,繁衍生息。”诏安县客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李应梭说,云林县仑背乡、二仑乡与西螺镇是台湾诏安客最集中的区域,别具韵味的客家语诏安腔则是他们不变的乡音。

“诏安腔既具有客家话的共性,又具有与众不同的语言特征。”廖俊龙日后研究时发现,比起闽南语与其他客家语分支,诏安腔保留了更多中古音乃至上古音元素,堪称古汉语活化石,“比如,在诏安腔中,蒜头被称作‘葫’,而训诂书《尔雅翼》中有‘大蒜为葫,小蒜为蒜’的释义,《尔雅》的历史可追溯至西汉以前”。然而,很长一段时间里,诏安腔在台湾主流社会并不被认可。

“早期,台湾对闽南、客家族群的划分,完全以省籍为依据,普遍认为广东来的都是客家人,福建来的都是闽南人,加上漳州客家话与海陆丰腔、四县腔、饶平腔、大埔腔等主流粤籍客家语沟通上有困难,不少诏安客自己都不认同自己的客家话,不断被闽南语同化。”台湾“中央大学”客家语文研究所研究员陈秀琪说。

2000年以后,台湾学界逐渐承认了诏安客的客家人身份,并为诏安腔正名,但诏安腔流失的局面并未得到扭转。据台湾2012年的数据统计,云林县三乡镇能听懂诏安腔的约13800人,能说的不过9000多人,诏安腔的境况不容乐观。

诏安客守护诏安腔

在介入诏安腔研究与保护之前,廖俊龙是云林县东和小学的教师。这让他决定以学生与童谣作为复振诏安腔的突破口。

“一开始,我们找不到原汁原味的诏安腔童谣,只能翻译四县腔、海陆丰腔童谣,但由于音韵、用词、表现内容上的巨大差异,效果不如人意。”廖俊龙开始深入云林乡间,记录散落于老人记忆中的“老古人言”。2008年,他又踏上寻根之旅,希望在原乡诏安发掘更多本土童谣。

在客家人聚集的秀篆镇、官陂镇,廖俊龙不但品味到了笠婆宝(客语,指荔枝)、牛眼(客语,指龙眼)等家乡味,还邀请当地乡民口述了大量客家童谣。“一螺一堆堆,二螺剥不开,三螺有饭食,四螺有榖粜……”廖俊龙说,这首在青龙山下与仑背乡分别传唱的《十螺歌》,文本几乎一模一样。

在收集了十多首传统诏安腔童谣后,廖俊龙开始试水童谣创作。“烦恼丈夫去海南岛,希望天公来保护。保护渠身体勇健,毋惊大风加大雨。保护渠安心过日,屋下崽子我会顾。请天公保护丈夫,平安转来台湾岛。”这首由廖俊龙填词的《恋夫歌》,描述的是战乱时期的悲情故事。“我以传统古调、流行歌曲为基础,或者自行谱曲,再以诏安腔填词,在表现内容上加以拓展,以期在推广诏安腔的同时,给孩子们更多历史与文化启蒙。”廖俊龙说。

廖俊龙自费将诏安童谣集结成册出版,并定期在当地社区大学、小学、广播电台等平台进行推广普及。廖俊龙常年做客《诏安有意思》栏目。“张廖氏是发端于诏安县官陂镇的独特客家姓氏。张家先祖张元子入赘廖家,深受其恩,临终嘱托后人,子孙生当廖姓,以光母族于前,死归张姓,以存父姓,生死不忘张廖两全。”在这里,他不但通过电波开展诏安腔教学,同时致力于推广铁枝木偶、约谜猜、“生廖死张”等与诏安有关的客家文化艺术与历史典故。

廖俊龙还常常扮演着“挑刺者”的角色。2013年,为传承客语,台湾有关方面开设“客语百句认证网”,罗列了台湾六种腔调客语的说法。廖俊龙发现,其中诏安腔有不少错误。“比如,‘慢走’在诏安腔中,应该表述为‘款行’或‘慢行’而非‘顺行’。”在廖俊龙看来,推广客家语理应尊重其语言特性,而不能不加区分,任其混淆。

原乡他乡同频共振

诏安客们守护诏安腔的努力,引发了台湾有关方面的响应。2015年,云林县开设“公事客语无障碍”服务台。实施中的“客语生活学校实施试办”计划,则旨在营造在地生活化的客家语学习环境,通过客语歌唱、戏剧表演等方式,不断活化客语与客家文化。

在廖俊龙看来,在资金支持与政策推动下,学校与学生表现出了较高的积极性,更多的人因此重新认识了诏安腔,但对于诏安腔的复兴依然效果有限。“部分活动都源自政策压力,或被经费吸引,为活动而活动。”廖俊龙说,缺乏生活应用情境,就难以驱动诏安腔传承,语言复苏不能光靠学校教育,还需要家庭配合及整个社会大环境的氛围营造。

诏安县官陂镇客家源流文化研究会会长张钦遥认为,守护与复振诏安腔,原乡与他乡理应有更多联结和互动。“比如,台湾中小学推行乡土语言教育,但诏安腔这一分支缺乏教材与师资力量,诏安方面可以提供一定支持;又如,在客家语诏安腔的源流研究方面,两岸学者有较大的合作空间。”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