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对于时任台北故宫博物院文化行销处处长金士先来说,意义非同寻常。当年3月,台北故宫博物院策划“雍正大展”,向北京故宫博物院商借清代雍正皇帝的画像,开启互不往来60年的两岸故宫“破冰”交流。 “大家看到两岸故宫顺利接洽,激发两岸中华文化联结的效力,对两岸和平发展意义深远。”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金士先忆及这段往事说道,两岸合作才是真正对的路。 对比两岸故宫文创产品的开发,金士先惊叹于近年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文创产品呈井喷式爆发。在他看来,这不但显示出北京故宫文创之路“已经找到方向”,更直接呈现出台湾与大陆在文化自信上的此消彼长。 “北京故宫文创知道往哪个方向去走,走得越来越快;反观今天的台北,却有点懵了,找不到自己的路。”金士先说,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一定是绑在一起的,“今天的台湾对传统中华文化的认同正处于歧路,作为故宫人,这种改变令我很难过”。 2016年下半年,金士先从台湾渡海而来,进入位于福建福州马尾的阳光学院任教,教授文创、创业和法学。他对大陆高校并不陌生,2005年就曾在中国政法大学国际经济学院攻读博士。 在阳光学院,为了听他一节文创课,不少同校教师甘愿冒雨驱车半个多小时从市区赶来。 他鼓励学生从生活不合理处发想,做最天马行空的操作。一道“单手发射装置”的题目,有学生亮出一根橡皮筋,莞尔间亦获赞赏。他勉励学生熟悉并热爱中华传统文化,“文化不能像贴纸一样贴上作品”。 对于创业,他讲得最多的是失败的案例。他对台湾青年“登陆”创业提出要求:多交朋友多观察。 “只看到不好一面的人,容易被小数字绊倒。”金士先认为,很多台湾人在大陆创业失败的原因在于,用同一种刻板印象去看待所有城市。 在他眼里,台湾青年“登陆”创业、自己“登陆”执教,这都有如“在田里插一根秧,收一把稻”的真实,将在两岸交流中留痕。 “大陆对台湾的友善可从‘31条惠及台胞措施’看出。”金士先说,大陆惠及台胞的举措并不停留在过去的政策性照顾,而是把方方面面想透,“大陆的这种贴心让台湾人民有感”。 也因此,这位台籍教师指出,当前岛内有调查结果显示报考大陆高校的高中生“人数爆棚”并不意外,“这是未来的趋向”。他希望两岸融合发展。 |
相关阅读:
- [ 06-03]连雅堂诗词两岸百位书法名家作品展在厦门举行
- [ 06-03]两岸儿童欢聚庆“六一”
- [ 06-03]两岸专家学者共商 闽南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
- [ 06-03]两岸专家聚厦研讨连横学术思想 广播连续剧首播
- [ 06-01]首期两岸国学大讲堂在平潭开讲 厦大教授带你品味中华文化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