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台海> 海峡评论 > 正文

解决低薪不能只靠蔡英文的自信

2018-05-24 08:02:17  来源:中国台湾网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台湾《旺报》23日社评表示,台当局领导人蔡英文一贯重视青年低薪问题,也提出若干措施希望改善。520就职两周年在网络活动回答相关提问时,蔡英文的回答是:“网友是初入职场的新鲜人,所以薪资水平低于平均值”。这个回答流露出蔡英文的自信,但她的认知显然与民众的感受有落差。

蔡英文对“薪资水平平均值”的认知,可能来自台当局“行政院长”赖清德。赖清德月初出席劳动节活动时表示:台湾去年平均月薪已达5万元(新台币,下同),创下历史新高,立刻引起网民及主流媒体的质疑,不少网友甚至反讽,要为“自己拉低了平均”道歉。批评压力下,台湾“行政院”发言人出面补充,是加上各种奖金、红利和加班费之后的全年收入,换算成每月薪资的结果。“行政院”再接再厉,以正式记者会宣布:台湾今年第一季实质总薪资创历年新高,加上年终奖金等非经常性薪资后,高达每月5万9852元,座上官员们个个喜上眉梢、自我感觉良好。

社评指出,但这项数字显然未被社会大众及媒体认可,理由很简单:违反经验法则。请问听众周遭,有几个人月薪可以达到5万9千元?统计数字与民众认知的差距为何产生如此严重落差,就必须严肃探究。

主要原因来自薪资差距,也就是贫富差距问题的恶化。统计理论上,“平均数”与“中位数”是不同的概念,讨论薪资问题,“平均数”只具有统计的意义,并不能反映低薪实况,而应以“中位数”月薪观察,才能了解后段低薪的严重。

社评中说,依“主计总处”调查,2016年经常性月薪平均近4万元,但中位数仅3.4万元,这才是一般劳工的感受。另外,经常性月薪低于3万元的劳工比例,虽已从2011年43%逐年降到去年的34%,但表示仍有三分之一劳工常态性月薪在3万元以下,这种收入连支持个人生活都极为艰辛,更遑论结婚、育子、买房,这其实才是台当局该重视和努力的方向。

不可讳言,台当局对低薪问题十分重视。蔡英文就曾说,“劳工本来就是民进党心中最软的一块”。去年年终茶会时,还提出要终结青年低薪的五个方法:让产业升级转型、鼓励企业帮员工加薪、基本工资持续调整、对非典型工作的年轻人提供职训和补贴、以公共住宅、托育、幼教、学贷等减轻年轻人生活负担。看起来充满爱心、途径多元;只是,方法是否真正合宜才是重点。

社评认为,近来,台当局“行政院”方案逐步推出:将调高台当局机关派遣工和工友薪资以3万元起跳、提高大学兼职教师和中小代课教师钟点费、基本工资时薪将从140元调升到150元、将公布“低薪资”(年薪不到50万元)上市柜公司名单、“内政部长”上电视大谈“社会住宅”令人振奋的进度,加上“劳动基准法”“一例一休”两度修法,整个行政团队似乎都动了起来,为劳工薪资和福利努力拚搏。

综观“行政院”施政重点,似乎认为只要充分发挥爱心,要求相关机构用法令规章积极介入,就可以协助低薪者摆脱困境。然而,任何稍有经济逻辑的人都知道,薪资是使用劳动生产要素的价格,而价格是劳动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的。唯有让劳动者质量提高、配合良好投资环境,让厂商启动或增加投资、增加对劳动者的需求,薪资自然水涨船高。刻意或以“法规”提高薪资,必然带来各种负面效果,包括关厂歇业、减少福利、增加失业。南韩近来失业严重,被认为是去年剧烈提高最低薪资的苦果。曾为陈水扁顾问的企业领袖施振荣先生,去年8月曾剀切提出警告:“没有创造价值,就无法解决年轻人的低薪问题”。

社评强调,依照施振荣的说法,解决低薪问题之道,在于提高低薪者的生产力或价值。在产业大业别中,薪资中位数低于台湾中位数者包括营造、教育服务、批发零售、艺术娱乐休闲、支持服务、农林渔牧、住宿餐饮和其他服务等产业,特别是人数众多的批发零售(170万人)、营造(46万人)、住宿及餐饮(43万人)、支持服务(35万人),必须让这些产业员工的价值提升,才可能根本解决低薪问题。而这些都属于服务业,长期被台当局忽视。蔡英文切莫自我感觉良好,把更多资源和政策辅导投入低薪产业,低薪问题才能解决。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