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网9月22日北京讯 (记者 刘畅)“大陆社区人与人之间交往密切,人情味非常浓。”台湾新竹县市黄国新党部执行长、退役空军少将黄兆勇说。自幼生活在眷村的他经历了眷村的发展与改建,对改建前的眷村尤为怀念。 “现在的公寓大楼取代了当初的简陋平房,台湾社区的人情味也逐渐淡化。”黄兆勇说,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多数的眷村也与外界渐渐融合在一起,很多人参与到新的社区建设中来。 9月21日,“黄埔情缘·相约北京”——第十二届台湾眷村与北京社区交流节在京开幕。以中国国民党20届中央委员邓治平为团长,来自台北、新北、高雄等地的14个眷村共15位台湾客人,以及北京西城区什刹海街道及所属部分社区负责同志出席了开幕式。 开幕式在什刹海街道柳荫街社区服务中心举行,北京市黄埔军校同学会秘书长陈清主持。她表示,眷村作为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横切面”,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记忆。此次交流节作为两岸同胞基层交流的载体,希望为两岸融合发展贡献力量,进一步密切与岛内各友好社团组织的联系,加强合作交流。 北京市西城区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刘淇向台湾客人介绍了北京西城区的概况,他表示,大陆和台湾同根同源,希望台湾客人通过此次交流节活动,切身感受西城区深厚的文化底蕴,两岸同胞能够深入交流,留下美好的记忆。 参访团团长邓治平结合自身谈起了此行的期待,他说,从小在课本上了解到北京胡同文化,恭王府等地都是自己向往的地方。这次有机会亲身到北京社区了解、观摩、学习,理论与实践得到结合,定会对千年古都留下深刻的印象。“两岸是一家人”,有机会参加这样有意义的活动,能够增进两岸同胞的了解,加深两岸同胞的情谊。 随后,西城区什刹海街道及所属部分社区负责同志向台湾同胞介绍了社区建设的总体情况,部分参访团团员也踊跃发言,畅谈自己的眷村记忆和对两岸文化同宗同源的感受。 开幕式后,台湾同胞参观了什刹海街道社区活动中心,并与当地居民进行了互动。其中,北京西什库社区的巧娘工作室作品成为亮点,社区居民将自己亲手制作的红色中国结作为礼物送给台湾客人,这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礼物得到了参访团成员的一致称赞,大家都兴致勃勃地把中国结戴上合影留念。 据了解,自2012年以来,在两岸黄埔同学和黄埔组织的推动下,北京市黄埔军校同学会已成功举办了十一届“黄埔情缘·相约北京”——台湾眷村与北京社区交流节活动,200多位台湾朋友来京参与交流。通过这些活动,两岸同胞间血浓于水的亲情得到进一步地加深。(完) |
相关阅读:
- [ 09-15]两岸交流三十载 两岸青年当努力
- [ 09-14]定西市考察团来福州交流考察
- [ 09-08]中国、丹麦作家在哥本哈根举办文学论坛
- [ 09-05]两岸交流30周年纪念大会在香港举行
- [ 09-05]两岸交流30周年纪念大会在香港举行
- [ 08-19]中国国际青年艺术周启幕 百余台国内外好戏轮番上演
- [ 08-18]厦门市思明区政府设立基金交流平台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