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是说故事的工具 姚仁喜已做了近40年建筑。他的风格自然,简练,富有诗意。对他而言,做建筑即是讲故事。 “如果用很粗略的分法来分类,这世界上大概有两种建筑师:一种是说自己的故事,他会创造出一种强烈的个人风格;另一种是说别人的故事,我属于后者。”他说,“因为每一个人都不一样,每一个地点的历史文化都不一样,说那个比说自己有意思。” 姚仁喜在不同地方做了很多相同功能的建筑——博物馆、道场、剧场。但看过的人会发现,每座都有自己的性格。 “每个地点只能盖一个房子。当地的人文历史和背景都应尽量拿来做故事的素材。比如说兰阳博物馆(位于宜兰),如果它搬去其他地方,故事就怪怪的,好像不太能懂。”他笑着对记者说。 “建筑师一定要去那个地方,感受那个场所。”姚仁喜说,“当地的地形资料其实很容易取得,可是去到那里很重要。我去五台山的时候,刚好杏花在前一天全部开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五台山禅修中心)的设计。” 用心的建筑才会隽永 文化要活出来才是传承 建筑师在打造一座建筑,也在塑造一座城。枯燥乏味的千城一面已令人审美疲倦,但姚仁喜说,问题不在相同,而在于用心。 “很多城市变得很像,我们现在都是用一种批评的口气去讲。但如果去到意大利的山城,你会发现每个镇也都一样,反而我们觉得美。因为那是用一种缓慢、工艺的手法做起来的,而这个丑是用迅速、商业的观点来做的。”他说,“所以这是商业化的结果,建筑变成迎合消费时代的东西。那些隽永的建筑常常都是用心去做的建筑,不见得关于风格。” 最近几年,整个社会突然开始怀旧起来。看惯了摩登张扬的西洋美,很多人幡然醒悟,原来经历了时光淬炼的旧物才藏匿着真切的艺术。那些墙面残落、苍老失忆的老建筑,突然在聚光灯下成了文化保育的主角。无奈时代的推土机没有半刻停歇,它们仍在在漫天飞扬的尘土中、在众人声嘶力竭的呐喊中悲壮地消逝。或者,它们用现代补了个妆,蹒跚着重登舞台,却只引得众看官嗟叹:啧啧,美人迟暮。 对于这样的风雅,姚仁喜有自己的看法。“以前大家现代设计看得少,所以觉得很新潮,现在看久了又觉得烦,所以又回去找原来的老东西。这其实都还是一种表面的风潮,而不是传承。” 在他看来,只有从命脉上读懂自己的文化,才能做出可世代传承的好设计,拙劣地生搬硬套经不住美学考验。就像他设计的台北故宫博物院南院,用中国书法中的三种笔法——浓墨、飞白、渲染来叙述整座建筑,将三万六千多片铸铝圆盘悬挂在弧形墙面,用现代数码设计呈现古老铜器上的龙纹和云纹。随着阳光的移动,经由圆盘的反射,人们在外墙上会看到一只“在云中飞翔的龙”。 “文化是活生生的传承,而不仅是博物馆的东西。如果真正能够理解自己的文化,就会在设计中自然地表现出这种风格,这才比较真实。文化是要传承,但是要活出来,这是一个自然的结果,而不是一个使命性的东西。”姚仁喜说。 |
相关阅读:
- [ 01-16]挂证乱象亟须人证合一
- [ 01-16]别给“挂证”者可乘之机
- [ 01-15]违规“挂证”市场:资格证挂靠费比职工工资还高
- [ 10-24]2016厦门青少年建筑模型竞赛开赛 小小建筑师们大比拼
- [ 09-29]闽将启动“青年建筑师驻村计划” 助力美丽乡村
- [ 08-14]“未来已来,时不我待”——两岸青年共聚海峡青年峰会
- [ 08-14]扎根福建乡村的台湾青年建筑师
- [ 06-13]华裔建筑师设计悉尼公寓 获得澳最佳室内设计奖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