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台海> 台海人物 > 正文

“光明颂”——台湾眼科医生潘中婷的大陆行医路

2017-06-16 17:05:29 王洁洁、李寒芳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新华社北京6月16日电(王洁洁 李寒芳)破晓,是台湾眼科医生潘中婷最喜欢的瞬间。

那年,已在大陆读书六年的她初登泰山,从黄昏爬到日落住宿,凌晨四五点租了军大衣到山顶看日出。经历了漫长的等待后,当看到太阳从澄净的苍穹下喷薄而出,周围错落起伏的山脉在薄薄的曙色风雾中染上金光,潘中婷顿时被这黑暗之后的光明打动了。

她想起了中学课本中荀子的一句话:“固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那时的潘中婷,正在眼科这座“学而无涯”的高山上攀登。

2003年,她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本科,2008年进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就读硕博,潘中婷深以自己的职业而自豪。毕业后,由于台湾迄今不承认大陆的医事学历,潘中婷选择在大陆开始自己的杏林生涯。

潘中婷无疑是幸运的。此前,由于人事、组织等难题,台湾学生在大陆事业单位就业有一定困难,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则创新解决了这一问题。

2014年12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正式运营。经过重重选拔,潘中婷顺利成为第一批医生。

“看到写着自己名字的出诊表,真开心。”当天,身着白大褂的潘中婷在微信朋友圈晒出了照片。

选你所爱,爱你所选——这句俄罗斯文豪托尔斯泰的话是潘中婷的人生箴言。她选择眼科大夫作为精修方向,一是深受在台北荣民总医院担任医生的父亲影响,耳濡目染下选择继承衣钵;二是因为曾经有次患角膜炎不能视物,感同身受患者痛苦,决定将眼科作为执业方向。

“眼睛实在很神奇,虽然很小,但是当失去它的时候,会对生活造成非常大的困扰。”她说。

从业3年来,潘中婷已经做了大大小小约2000多台手术,最多的时候一天要作二三十台手术。采访当天,我们也跟随见证了潘中婷的工作。从下午2点开始,潘中婷一个小时内一共做了7台手术。

“术后7天眼睛不能进水,手术后一个月不要游泳,术后出门要记得带墨镜,因为我们的角膜还很脆弱,紫外线照射可能会引起角膜浑浊、影响恢复。”术前,她柔声细语地叮嘱患者。

“看病不等于治疗,也是宣教。”潘中婷说,“好的医治者,不只看到‘病’,更要看到‘人’。”

滴麻药、放开睑器、冲洗、戴上绷带镜……近视眼手术有条不紊进行中,在潘中婷温柔的手中,激光仪器如同最精细的画笔,为患者描画出一双善睐明目。

妙手仁心得到了患者的真心认同。一位患白内障的老爷爷,在经过潘中婷救治后,右眼视力从0.1达到0.4,他在手术后对潘中婷说:“我终于看清楚你的样子了,很漂亮。”还写了一首七律藏头诗,每句诗的开头连起来则是“潘中婷住医蕴光明”。

“如果我能看得见,生命也许完全不同。”台湾盲人歌手萧煌奇的《你是我的眼》,让潘中婷有许多共鸣。她的病人中,有的多年后再次见到老伴的脸激动不已,有的摘掉眼镜通过体检顺利考上军校……

“眼科医生最开心的事莫过于患者恢复光明”。潘中婷在微信朋友圈写到,患者恢复健康时的喜悦,是医生获得的最好回馈。满足、感动、幸福,难以言喻。

目前,潘中婷主要做全激光TransPRK手术和LASIK手术,是通过激光改变角膜形状的方式来矫正近视、散光、远视。未来,她希望将近视眼手术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

“现在由于电子产品较多,戴眼镜的儿童、青少年人群越来越多,在出门诊时需要对父母和孩子进行眼保健知识宣教,帮他们想些措施不让近视度数增长太快。对于成人近视,我希望设计出好的手术方案,除了帮助他们脱镜,也进一步提高患者术后的视觉效果。”她说。

潘中婷的日常,是从租住地积水潭坐班车一个多小时来到昌平的北大国际医院,晚上再赶班车回家。她常常因为手术太多赶不上班车,只能坐公交车,再倒3次地铁回家。

在大陆居住14年的潘中婷,自称是“小北京”。平时,她会上网叫外卖,会在北京趴趴走,到处摄影,会拍下一年四季不同的花上传到朋友圈。她说,在这里感觉大家都是一家人,有共同的祖先、同样的血统。

打算在这里长期定居的她笑称:“北京房价太高了,还要努力。听说最近要开放台湾居民公积金缴存和使用,这真是个好消息。”

休息时间,潘中婷大都奉献给了各种学术活动。“这周末有青光眼学习班,下礼拜有角膜病、视网膜激光的学习班,每年9月还有全国眼科年会……”。潘中婷的丈夫也是眼科医生,弟弟亦在无锡任眼科医生,平日的家庭絮语也少不了同行的交流。

目前,潘中婷还在认真搜集眼科临床工作方面的数据进行研究,比如不同机器测量角膜厚度的精准度,观察不同度数患者的手术设计方案。她希望通过梳理,未来建立起眼科的大数据研究,反馈给更多的患者和同行。“大陆的患者体量大,需要我们的人很多,希望将毕生所学服务于这里的病人。”

古汉语中形容目障的“翳”,在字典中原指“羽毛华盖”,引申为“白斑”。

潘中婷想做的,正是掀开这些“遮盖”。术后病人揭开纱布的一瞬间,光明得以挣破黑暗,在她眼中,这是最惊艳的风景。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