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台海> 台湾社会 > 正文

台湾写真:台湾宜兰三代农夫轶事

2017-05-18 16:09:56 刘双双 刘舒凌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中新社台北5月18日电 题:台湾宜兰三代农夫轶事

中新社记者 刘双双 刘舒凌

带上斗笠、袖套,围上碎花斗笠巾,别上腰篮。初夏的五月,在台湾东北角宜兰县的祥语有机农场变装为“采茶姑娘”,游客可以体验采收、炒青、揉拈、干燥的完整制茶过程。

细心的“采茶姑娘”会发现,茶园美景近看竟是杂草丛生。这正是农场负责人刘向群维护自然生态、打造有机农场的小秘密。

“先养虫,再种茶。虫子吃剩下的茶,正是我们想要的有机茶。”52岁的刘向群告诉中新社记者,生态平衡了,土地健康了,才是完整的生态链构建。而设计采茶体验活动,最终目的也是为向游客传达有机农法的理念。

占地60亩的祥语农场是刘的父辈自1978年开始经营的家业,地处宜兰中山休闲农业区,2001年起由传统种茶业转型休闲农业。

2005年,自幼学习制茶工艺的刘向群有感于化肥对人的健康和土地资源的危害,顶着家人反对、邻里的不理解,尝试有机种植。

“我花了5年时间养虫,3年时间找客户,现在终于看到有机茶慢慢成为流行。”刘向群期望,每一个到访客人尤其年轻一代,都能在亲身体验中了解土地要世代传承、生态要永续平衡的道理。

择善固执,让祥语农场的茶产量仅为传统农场的40%。但年产6吨的茶叶供不应求,其中30%远销新加坡、美国、香港等市场。

不同于刘向群专注制茶工艺,儿子刘睿登放弃台北工作“返乡”后,考虑更多的是扩大消费群、打造品牌。“年轻人不爱喝茶,更喜欢手摇杯,传统茶叶如何创意性地吸引年轻人也是问题。”

宜兰1986年开始发展休闲农业,已成为台湾该产业的领先者。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协会市场行销部经理杨振义说,宜兰目前核定的休闲农业区已达15区,居全岛之冠。

距离祥语农场40公里的头城农场,同样因为第二代接班打开新的空间。

回到过去自然纯朴却充满生机的年代,带着孩子回到阿嬷的家。这是创办人、年近80岁的卓陈明最初经营这家农场的理念。随着休闲农场兴盛、竞争日益激烈,转型成为绕不开的问题。

上世纪90年代,曾任公职并自创事业的长子卓志宏携妻回乡当起农夫。有美国双硕士学位和多年的海外生活经历,卓志宏决定另辟蹊径,在山林中建一座酒窖。由此,衍生出品酒、摘果、制酒一条龙的观光工厂,有与众不同的乡村体验。

“现在,头城农场以酒庄、农业教育、住宿、餐饮四块为主,年经营收入在1亿元(新台币,下同)左右。”皮肤黝黑的卓志宏看好利用这片土地的前景,希望还在读初中的儿子将来到西方深造酿酒工艺。

“返乡,最重要的是把心带回来。”在连续六年获得宜兰茶评鉴冠军的刘向群看来,好茶必须用心制作,年轻人有创意,但也要传承老技艺,传承对土地、环境的热爱。

根据台湾当局“农委会”2015年效益评估报告,休闲农业每年为宜兰带来916万游客,创造经济效益近30亿元。

台湾美丽乡村发展协会理事长邱涌忠认为,经历三十余年发展,休闲农业依然大有潜力;随着第二、第三代接手,正孕育出新活力、新气象。(完)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