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台海> 台湾社会 > 正文

台湾:从警让人“又爱又恨” 待遇优厚、幸福感低

2017-03-31 16:36:19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日前,台“行政院客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李永得因不满被盘查而发表怒斥警察的言论,激起警察群体不满。此外,为了防止民进党当局推出的年金改革损害警察利益,台湾警消(警察和消防员)联盟正在组织抗议活动,警察议题再度成为岛内热点。

  执行民众陈情抗议勤务的台北警察在立法机关门前严阵以待。记者 冯学知摄

尊严执法受到挑战

警察在台湾是一种让人“又爱又恨”的职业。“警政署”统计数据显示,台湾警察的年招录人数从2011年的1242人增加到2015年的4377人,录取率却几乎没变。女性从警人数也逐年攀升,2011年有258人从警,到2015年则增加到了1115人。

台湾“国政研究基金会”研究员高顺德认为,“爱”的主要原因还是收入高。“以台湾现在的就业状况,无论是收入、社会保障还是退休福利,警察这个职业都是很有吸引力的。”他给记者仔细算了笔账,台北一个新入职的警察,底薪、加班费和各类津贴补助加起来,平均一个月能拿到近7万元(新台币,下同)的薪水,“这个收入几乎是普通毕业生的两倍了,大家肯定都愿意做。”

已经退休的原台湾“警政署”“副署长”蔡俊章指出另一个原因,“警察的晋升比一般公务员要公正公平得多,因为我们是按照资历和成绩计分的”。台湾警察从警佐、警正到警监共有12个位阶,依次晋升。除最高的4个位阶由台湾内政部门依职务任免外,其余位阶晋升均依据主官考评、奖惩资绩计分和相应的职务考试成绩来确定。“我敢说,不论你的背景怎么样,升官的时候警察的公平性大于其他政府机关。”从一个普通的云林农家子弟走向台湾警察序列的顶端,蔡俊章的经历足够有说服力。

“爱”的人多,门槛就低不了。台湾现行的《警察人员人事条例》及其《细则》规定,警察招募采取双轨制,通过“警察特种考试”和“一般警察特种考试”两类方式招募。对警校毕业生采取的是“先训后考”模式,学生警校结训后参加四等、三等或二等“警察特种考试”,考试合格即可进入警察序列获得相应位阶,这也是警察招募的主要渠道。对非警校毕业的人来说,采取的则是“先考后训”模式,参加相应等级的“一般警察特种考试”合格后进入警校培训,培训合格后进入警察序列。

目前台湾负责警察培养的主要是“中央警察大学”和台湾警察专科学校这两所警校,前者主要培养警官,后者则培养基层警员。要进入这两所学校培训并结业,不仅要通过严格的体检和体能测试,还需要有相应的文化水平,例如参加“一般警察特种考试”的非警校毕业生必须要具备大学学历才有资格报名。根据“警政署”去年初的统计,将近九成的台湾警察拥有副学士以上教育程度。蔡俊章说:“现在人们对警察的印象基本上就等于高薪高学历,能考上警察还是很荣耀的事情。”

然而,台湾警察的境遇每况愈下也是不争的事实,有警察自嘲:我们才是弱势群体。网络上,相关报道和讨论屡见不鲜。去年5月,一篇名为《请原谅,我只是会开单的警察》的帖子火遍社交网络。这位警察在文章中直陈,“路上随便一个小孩就可以伸手推警骂警,随便一个民众被开单就可以大声挑衅,电话拿起来就乱检举,警察还得自己打报告自清。”原警大教授叶毓兰感慨地说,“以台湾目前的社会氛围,警察连最基本的尊严执法都没有,更别说是尊敬和爱护了。

叶毓兰认为,警察的执法权威在三年前的“太阳花”学运中就已受到摧残,警察当时由于畏惧舆论不敢处理违法者,让越来越多人不把警察放在眼里。高顺德认为,民进党当局上台后对“太阳花”学运的处理严重挫伤了警察队伍的执法信心,“当局违法的民众撤告了,而因执勤误伤了人的警察还要继续当被告,让警察同仁寒心。”

第一线警力不仅常被民众推挤、偷打或偷踹,甚至还经常被言语霸凌,被骂“走狗”,经常处理民众陈情抗议勤务的台北市中正一分局的陈姓警官对此深有感触。“警察也是人”,他透露,即使警察受过训练有高于一般人的耐受度,但忍到一定程度还是会爆发,所以处理陈抗时,现场指挥官会视状况轮换警员,避免警察情绪失控。

“像催泪瓦斯、橡胶弹这些常见的警械,台湾警察是不敢用的”,高顺德进一步解释,一旦出现争议,法院的判决对警察通常都很苛刻,导致警察处理陈抗时往往只能用盾牌,连自己都保护不了。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