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喜欢旅游的大陆人,现在不再愿意去台湾的原因,就在于民进党上台后让他们觉得自己在台湾像个“外国人”。这种感觉怪怪的,非常不美好,非常不舒服。 也许很多台湾人不了解,大陆人喜欢称你们为“同胞”,这简简单单的两个字,绝对不是客套,也绝对不是随口一说,而是有着真真切切、如假包换的情感在里面。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始,我们就知道了日月潭与阿里山的美丽,知道了善良的台湾同胞跟我们一样,来自同一个祖先,有着同一个名字——中国人。这几乎已经成为一种信念,刻骨铭心。所以,我们怎能忍受去台湾时像个“外国人”一样的感觉? 海协会会长陈德铭近日的一番话,道出了很多大陆人的心声:“我不能作为一个外国人去台湾。” 面对台湾海基会董事长田弘茂的隔空邀约,陈德铭回答记者提问时这样说:“我很希望他(田弘茂)能给我这个机会,但是目前不抱幻想”,“欢迎田先生来,也应该是他到自已国家一部分的大陆来,否则我们怎么谈呢?连身份都不明确,是不好谈的,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 这个在民进党当局看来“难于上青天”的问题,其实真的不复杂。“九二共识”只有四个字,“一个中国”的内涵也只有四个字。过去八年间两岸的种种交往,不都是建立在这四个字的基础之上吗?怎么喊着“维持现状”口号的民进党,一上台就把这个“现状”给丢之脑后了呢? 对于陈德铭的话,台湾《中国时报》解读说:这是继李克强总理在两会表达“两岸终归是一家人”之后,大陆方面又一次对蔡当局释出善意,蔡应把握机会,不要让两岸关系改善的重要契机平白流逝。 但是很可惜,海基会是这样回应的:“海基、海协两会应该多沟通,但两会负责人要见面,不应预设政治前提。”——依然是“原来的配方,原来的味道”。很显然,民进党当局对于大陆一再释出的善意并不领情,短期内也根本不会改变其两岸政策。 难道说:“九二共识”是前提,台当局所说的“不要九二共识”就不是前提了?“不要九二共识”这个“前提”,是不是就是“两国论”的代名词?大陆已经多次把为什么一定要有“九二共识”讲得透彻明白、有理有据,所以也请台当局尽快把“不要九二共识”这个“前提”说出个一二三来吧?!否则总是这样无意义的隔空喊话,要双方如何自处呢?(萧萧旧作:《究竟谁的“前提”在作怪》) 大陆的对台大政方针始终一贯,不会因为台湾政局的变动而轻易改变。近些年,越来越多在大陆生活的台湾同胞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民待遇”,这让他们真正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而一个始终不承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台湾当局,永远也无法消除大陆人民心中“我们是否外国人”的疑问。(马萧萧) 【作者简介】 “萧萧马鸣,悠悠旆旌”——马萧萧之名出自《诗经·车攻》,中国文学以“萧萧”形容马鸣,由此诗始。 萧萧话两岸,我是认真的。 |
相关阅读:
- [ 03-28]郝龙斌吁民进党:要勇敢承认“台独”之路走不通
- [ 03-27]日本给台湾“好处”无非是变相施压
- [ 03-27]执政一年,民进党究竟抱持什么价值?
- [ 03-27]民进党罕见痛批柯文哲 称其与绿营关系“淡如水”
- [ 03-26]民进党“立委”再次裁赃国民党 遭郝龙斌用事实打脸
- [ 03-24]陆生纳保 蔡当局虚情假意
- [ 03-24]“两岸协议监督条例”成了一出烂戏
- [ 03-24]民进党“立委”得台当局千万标案 遭疑“有鬼”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