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台海> 台湾时政 > 正文

“一例一休”致三输 民进党乱开空头支票恶果显现

2017-01-23 10:43:59 王 平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林晨 赵舒文  
分享到:

台湾一位知名企业家日前宣布,因为台当局强推“一例一休”劳工政策,他将把今年扩充50%产能的计划移至大陆。此前,岛内劳工已多次上街抗议这一政策。而据台媒报道,台湾物价也因该政策而上涨了约10%。那么问题来了,民进党究竟为什么非要“一例一休”不可?

适得其反

所谓“一例一休”,就是一周必须有一天休息(例假日),不得加班,而另一天是休息日,只要劳工同意就可加班,但加班费比平日要高。

这政策乍一听对劳工有利。民进党推它的初衷,原本也是为讨好劳工。去年“大选”中,不少基层劳工票投民进党,就是因为民进党作了相关承诺。然而现实是,这个承诺在兑现时掺了水,且起了反效果。

企业主们自然不喜欢“一例一休”,因为它会造成人手不足和人力成本增加。为了安抚资方,民进党在推行“一例一休”时,顺手砍掉了劳工原本享有的“法定7天假”。而在选举时,民进党曾承诺不会动7天假。

更糟糕的是,资方不会乖乖吞下成本上涨的苦果,而会采取转嫁手段。所以台湾的劳工待遇不但没变好,反而可能变坏了。由于休息日加班费比平时高得多,不少企业就采取换补休、隐形工时、雇佣实习生等方式规避,使加班费制度形同虚设。一些本来指望靠加班费养家的人,反而落得无班可加。

与此同时,消费者也遭了池鱼之殃,因为岛内物价跟着涨起来了。据台湾媒体报道,岛内餐饮业从今年元旦起价格已涨了一成。比如卖锅贴、饺子的连锁餐饮企业“八方云集”,平均一个饺子涨价0.5元(新台币,下同),汤品一碗从25元调到30元,涨幅二成,豆浆一杯从15元调至17元,涨幅约13%。

三输局面

“一例一休”实施不到一个月,岛内各行各业都已经备感压力。最新调查显示,“一例一休”元旦上路后,岛内七成三餐饮住宿业者表示受到影响,六成七的业者因此增加人事成本。

台湾电电公会理事长、光耀科技董事长郭台强近日表示,因为“一例一休”元旦上路,旗下镜头厂光耀科技今年50%的产能将转赴大陆扩充。光耀科技是台湾手机镜头的生产大厂,原来主要生产据点在江苏盐城。2014年为企业发展,光耀科技回流台湾,在台中投资新厂,今年因应订单需求,企业需再加码扩增50%产能,现又已决定转回盐城扩产。

郭台强说,据他所知,“一例一休”的加班规定让成本增加不少,可能对企业有相当大的压力。尤其对于全年无休生产、一天24小时生产的产业,是有必要保持加班的弹性。

台湾工业总会蔡练生表示,大企业还能自我调整,小型企业面对人力不足问题,只有往外订单,这样对台湾总体经济来讲有负面影响。他直言,“一例一休”政策本身就是错误的,不是靠辅导就可以解决。

中国国民党的民意调查显示,有近七成台湾民众认为“一例一休”时机不成熟、配套不周全;高达六成民众同意“一例一休”造成劳工薪资减少、雇主成本增加与物价上涨的三输局面。国民党文传会副主委洪孟楷表示,希望台当局领导人蔡英文尽快修正错误政策,若还执意不改,蔡英文将会是逼人民拍桌子的无能领导人。

空头支票

面对滔滔批评,民进党再次显示了过硬的“心理素质”和辩论技巧。台行政部门负责人林全早前表示,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一例一休”导致工时减少,就只好多雇劳工、多付加班费,“最后涨价也是必然结果”。他呼吁,台湾民众“就认了吧,因为这是走向现代化社会必须付出的代价”。

蔡英文更“犀利”,直接指责劳工方自己不作为,反而把事情推给当局。她说:“台湾就是这样,劳方不自己去跟资方说,都跟‘政府’抗议,‘政府’公亲变事主,你们要自立自强啊。”

对此,国民党“立委”杨镇浯办公室主任黄子哲表示,如果劳工自己就能争取到权益,那何必要台当局帮忙;如果人民自己就能过得好,那要当局做什么?他说,从陆委会主委张小月的“生命会自己找到出口”、“交通部长”贺陈旦不愿背春节疏运的十字架,到蔡英文要劳工自立自强,都可看出民进党在推卸责任。

其实,增加劳工休息时间的政策,一定会伤及经济。如果台湾经济今天是高附加值高利润的产业为主,倒是不妨推个“几例几休”。问题是台湾经济本来就冷飕飕,企业利润微薄生存维艰,为什么非得这时候推“一例一休”呢?

归根结底,还得怪民进党选举时乱开空头支票。又增加工资又增加休息日当然好,问题是以台湾的条件可能吗?票投民进党的人们也得反省,当初为什么就信了呢?(王平)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