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台海> 海峡两岸 > 正文

“两岸南南合作与发展论坛”召开 探索民间交流新路

2017-01-13 07:16:37 李杰 来源:中国台湾网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首届“两岸南南合作与发展论坛”在广西柳州开幕。(中国台湾网 李杰 摄)

中国台湾网1月12日柳州讯 (记者 李杰)今天上午,首届“两岸南南合作与发展论坛”在广西柳州开幕。来自海峡两岸的20余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同就如何推动台湾南部县市与大陆南部城市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两岸“南南合作”与发展研究进行了深入探讨。

本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与全国台湾研究会共同举办,全国台湾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杨幽燕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副所长张冠华,台湾孙文南院院长、中山大学永久聘任教授汪明生,广西自治区柳州市政协副主席罗铭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张冠华在开幕式致辞指出,两岸“南南合作”是指大陆南方地区与南台湾地区的交流合作。“南南合作与发展论坛”是社科院台研所与全国台研会在两岸关系新形势下,共同打造的促进两岸南部交流与合作的新平台,主要是聚集两岸专家学者智慧,探讨两岸南部合作的方式创新与路径创新。

张冠华认为,当前两岸经济关系进入转型“阵痛期”,需要促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让更多人受益,而民进党不承认“九二共识”,导致两岸官方联系沟通和协商机制停摆,民间交流成为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主要途径和平台,加强两岸“南南合作”,可成为创新两岸民间交流与合作的尝试。

张冠华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南南合作交流与发展”议题:

第一,“南南合作”可视为两岸“次区域合作”的一种形式创新或探索。可将加强两岸中南部地区或两岸相类似地区或部门间的合作为重点,着重推动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推进两岸心灵融合。

第二,“南南合作”应更强调在经济、社会、人文环境与条件相似区域或部门间实现融合发展,比如,两岸中南部在农业、传统产业、观光、社会文化方面相似度较高,有较大合作空间。

  与会专家学者合影。(中国台湾网 李杰摄)

第三,加强两岸“南南合作”的民间交流机制与平台。应加强两岸县、市等次区域间以及各部门、领域的民间交流与合作平台,同时扩大现有机制与平台的功能与范围。如大陆的自贸园区可增加与台湾中南部交流与合作的相关内容,扩大两岸社会经济交流范围,更多向中小企业和青年人倾斜。

第四,加强研究与实地调研,研究台湾中南部地区在两岸经济社会交流中的地位、利益等,了解两岸民间的更实际想法和看法,探讨两岸“南南合作”的切入点。

台湾孙文南院院长、中山大学永久聘任教授汪明生在致辞时指出:台湾的南北发展不平衡,台湾曾于上世纪90年代提出均衡南北发展的“国建六年计划”,然而却被主政的李登辉阻绝。1998年高雄市在政党轮替以来,产业停滞,人口外流,地方政府则着力选举,无心发展,南北意识差距更加扩大。如今,南北台湾可谓处于现代vs传统、乃至后现代vs原始的截然不同的发展阶段。我们应该认清,真正的困境并非表象的经济产业与政治蓝绿,而关键在于30年来在社会条件与发展阶段上所形成的深层结构的“三中一青”问题。

对两岸“南南合作”方面的建议,汪明生院长提出,建议以高雄为突破口进行两岸城市试点合作,可参考在香港较为立竿见影的CEPA经验,由适合的民间产学在地团体通力配合,让南台湾同胞看到感到来自大陆的重视关注,最重要是得到两岸百姓的认可。只要是人心所向,那么“南南合作”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会很容易得到解决。

广西自治区柳州市政协副主席罗铭在致辞中介绍了柳州市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工业建设情况,他表示,柳州是一个古老的城市,更是一个包容多元的城市,外来人口占很大比重,这几年很多台胞台商来到柳州,他们在这里置业经商,发展了花卉、农业等多个方面的商业合作,生意越做越大。两岸同胞一脉相承,大家相处得很好,柳州发展到今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外来人口的支持,对于两岸的“南南合作”,柳州十分欢迎,也希望台商能够带更多的朋友到柳州来,共同建设。(完)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