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创业者的工商管理学院 “入驻团队中做电商的最多,其次是物联网和工具类公司,还有专做企业服务的。”林之晨说,“之初创投”希望做创业者的工商管理学院,团队成员彼此以“校友”相称。入驻时间以半年为周期,每次收取约40个团队,大约在第三个月时会有大型的“演示日”,邀请上千名投资人及业界前辈来现场,听各团队介绍其产品及商业模式。 “如果团队在外面自己创业,没有时间压力的话,动作可能比较慢。在这里做3、4个月一定要有产品与市场成绩出来,这就是‘加速’的意义所在。”在林之晨看来,进入创业加速器更能在共同奋斗的过程中,收获“校友”间宝贵的“革命情感”。“外面白手起家的创业者,可能人脉资源比较有限,在这里,十几期的‘校友’都是潜在的合作伙伴。” “之初创投”同时管理着总规模达18.2 亿元新台币的创投基金,用来支持入驻团队加速规模化其商业模式。“入驻团队能选择是否接受加速器投资入股,这在当年还是比较少见的,但目前看来应该是大势所趋。”林之晨说。 创业团队业务向境外延伸 从“之初创投”走出的团队,绝大多数继续发展壮大,有些深耕本土,有些走向海外。“比例上可能各占一半。”林之晨说,前者有“创业家兄弟”电商平台,近年逐渐拓展产品门类,现已拥有“生鲜”、“零食”、“电子产品”等5个垂直电商团购网站,均以台湾作为主要市场。 “大概在三四年前,不少创业者还是往大陆拓展业务,最近这两年多往东南亚走。”林之晨认为,大陆互联网巨头实力强大,连当地创业者都不一定能在夹缝中生存,何况是台湾过去的创业者。“最近有一些报道提到,过去十几年互联网的发展,其实没给新创企业太多机会,主要是BAT(百度、阿里、腾讯)这些巨头继续壮大。” “台湾创业者有些会选择避开竞争激烈又很难生存的大陆市场,往东南亚这个进入门槛相对较低的新兴市场去。我们这里大概有二三十家互联网创业者,在东南亚慢慢地开花结果。”林之晨说。 创业是希望“推台湾一把” 在台湾、大陆、美国均有创业经验的林之晨,对于各处创业环境也有着自己的观察。“台湾互联网创业竞争没那么激烈,从成功几率来说比大陆、美国高。”但令他担忧的是,台湾现有教育体系无法满足业界的人才需求,“台湾优秀软件工程师的人才补给有欠缺,教育体系却没有像美国、大陆那样及时有效地调整回应。” “现有的台湾工程师素质是不错的,只是人数不够。如果去问硅谷企业,大部分会说台湾工程师的素质是不输给硅谷的。”在林之晨看来,两岸优质创业团队的比例也差不多,只是大陆竞争更激烈,要足够优秀才能脱颖而出。 在创业氛围上,林之晨认为台湾创业火热程度远不如大陆。“这边没有太多来自官方的呼吁,不会说积极鼓励年轻人去创业。只是如果你想要尝试创业,会让你觉得有行政力量在支持,各地也设有一些青创基地。”林之晨说,“算是回应世界潮流吧。” 选择从美国回台湾推出互联网创业加速器,是为了“在那个时间推台湾一把”,目前同类型加速器台湾仅此一家,从活跃团队数量而言也可谓表现突出。“做加速器很辛苦,如果不是对帮助创业者非常有热忱的话是做不下去的。”在被问到是否继续做下去时,林之晨脱口而出,当然希望有一天不做了,那说明台湾互联网行业已经比较理想了,“说是愿景吗?算是吧。” |
相关阅读:
- [ 12-22]美国务院:美俄两国近期未讨论网络攻击议题
- [ 12-21]社交网络年度使用报告:增加了老人和子女线下联系
- [ 12-21]用法治方式全面从严惩治电信网络诈骗
- [ 12-21]网络传销有啥新花样:噱头翻新,套路皆“收入门费”
- [ 12-21]两高:电信诈骗致人死亡或精神失常将从重处罚
- [ 12-20]最高检:确保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依法及时精准打击
- [ 12-20]三部门:电信网络诈骗价值3000元以上可判刑
- [ 12-19]民调:过半美国人不相信网络攻击帮助特朗普当选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