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台海> 驻台记者报道 > 正文

台湾网约车难成气候 民众需求呈两极化

2016-12-15 07:16:53 李烈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台湾uber遭到计程车司机抗议。(资料图片)

  一位台北市民正在使用uber app叫车。李烈 摄

东南网12月15日讯(福建日报驻台记者 李烈)9日,记者尝试着预约网约车从台北去桃园。打开uber(优步)app,选择出发地与目的地,等了大概半分钟,便有一位黄姓车主联系记者。

记者了解到,黄先生是台北市一名普通上班族,闲暇时当网约车司机,不仅是一种生活消遣,也是在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补贴家用的一种方式。然而,岛内网约车的发展环境并不尽如人意。近日,网约车服务平台uber通过官方网站发布公开信,呼吁台湾当局允许台湾民众自主决定是否使用uber服务,这也成为这家全球专车巨头与台湾当局之间的一场最新冲突。

民众需求呈两极化

是否需要网约车,首先看民众的需求度。记者调查发现,岛内民众对网约车的需求呈现两极化现象。

在台北,各类公共交通工具多,如捷运、公交、计程车、公共自行车等,且网点密、线路多,人们出行一般会选择它们。

以计程车为例,台北市主城区人口约260多万,目前约有3万辆计程车,平均不到100人就能享用一辆计程车,再加上其他出行方式,即使上下班高峰期,民众也能很容易就打到车。因此,在台北、高雄等公共交通体系完善的大城市,普通民众对网约车的需求度不高。

但这并不意味着台湾民众不需要网约车。“如果时间很紧,或者要去偏远的地方,事先预约一辆车,会更方便一些。”从事培训行业的陈女士,常常要到各县市授课,对她来说网约车提高了出行效率。

与台北、高雄等大城市不同,在台南、屏东等小城市,由于公共交通体系不发达,民众对网约车的需求度远远高于大城市。可是,即便这样,网约车在这些地方也很难生存。

一位业者向记者透露,台南、屏东等小城市人口少,计程车司机都不愿多来,更何况原本就是兼职的网约车司机。

这一现象导致了游客的不便。垦丁、野柳、清境农场等台湾著名景点都在小城市,没有便捷的交通工具,辗转于各景点之间,十分耗时耗力。因此,习惯了网约车的游客,除非包车或者朋友开车,否则就要有换乘各种交通工具的准备。

各方利益相互博弈

滴滴、易车、神舟等网约车app早已被大陆民众使用得十分娴熟。然而,岛内民众最常使用的uber app,却被台湾当局认定为“不合法”。

事实上,自2013年进入台湾市场以来,uber就屡遭争议。其主要争议是,uber公司注册的是科技行业,却提供叫车服务。台湾相关部门认为,uber究竟是运输业还是资讯业概念不清。因为,不同的行业,所交的税金不一样。

另一方面,台湾的计程车司机对uber抢生意的行为,也颇有微词。据uber提供的数据,台湾目前有超过100万名uber司机,其中4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大多数,他们有的是普通上班族,有的是专职网约车司机;而计程车司机大多为50岁以上中老年人,很多都是退休人员。同时,uber司机不需要像计程车司机那样取得营业小客车证照,且不需要向有关单位登记、纳税等。因此,许多计程车司机认为,uber司机属于“非法”载客,严重影响他们的生计,要求台湾当局严格取缔。

为此,台湾交通主管部门曾经要求苹果和谷歌从各自的应用商店撤下uber应用,并一度要求uber从台湾撤资。

不过,由于uber进入门槛低、工作时间自由,已成了岛内许多人的兼职选项。对此,uber相关负责人表示,取缔uber将影响到100多万台湾民众的利益,甚至让好不容易再就业的人员失业。

目前,各种关于网约车的博弈仍在进行中。

欠缺规则增加隐患

事实上,网约车带来的隐患确实是存在的。由于台湾当局认定uber“不合法”,不少台湾民众只好偷偷使用uber软件,但由此也出现了保险赔偿、人身安全等问题。

“uber司机没经过严格考试,而且车辆都是私家车,还被认定为‘不合法’,若发生车祸事故或消费纠纷,不知道找谁来解决。”使用过uber的林小姐告诉记者,有一次一位网约车司机一边开车、一边打电话,差点跟对面的车相撞,幸好及时刹车,否则出了意外,保险赔偿如何给付、能否给付都是未知数。

事实上,台湾车行也有自己的叫车软件,比如“台湾大车队”自行开发的一款“55688”软件,除了下车是给现金外,其他功能几乎和滴滴打车一样,但它主要针对老顾客,不像uber那样,是作为第三方平台出现。

对于网约车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台湾交通主管部门有关人士认为,这主要是由于缺乏相关的规则,与其一味禁止,不如开发台湾本土的叫车软件,并对司机驾龄、素质、车况等情况进行规定。

“没有相应的规则规范市场,又对uber造成的冲击束手无策,台湾网约车难成气候。”一位台湾网约车司机如是说。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