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籍“立委”邱议莹。(图片来源:台湾《联合报》) 中国台湾网11月16日讯是否开放日本福岛核灾食品进口,近日在岛内闹得沸沸扬扬。据台媒报道,国民党“立委”16日在“立法院经济委员会”提案,要求台当局“农委会”先进行项目报告,却被民进党“立委”以多数人表决否决,现场争执不断。“绿委”邱议莹脱口酸“跟你们这些‘番仔’讲话没效”,引发国民党少数民族“立委”廖国栋、孔文吉等人不满,随即召开记者会扬言将邱移送“纪律委员会”,并要正式向少数民族道歉。 邱议莹称“番仔”无歧意,维基百科到底怎么说? 对于引发批评,邱议莹声称她从没有歧视少数民族的意思,“番仔”是指不可理喻之人,“请你们去查维基百科”。她并指“这有什么好送‘纪律委员会’,他们是不是有被迫害妄想症”。 台湾“联合新闻网”据维基百科指出,“番仔”为闽南语“外地人”或“外国人”之意。历史记载,闽南裔台湾人以“番仔”称呼日据时期统治阶级的日本人,在现今社会更广泛地以“番仔”概括称呼少数民族。 维基百科写道,闽南语族裔发源地虽是大陆闽南区,而在马来西亚被称为福建话的闽南语是在多元种族文化下参入很多外来词汇而产生的。因此“番仔”词意与闽南或者台湾已有不同见解,但“番仔经常被视为贬义词,甚至带有严重的歧视意味。” 学者:百年来都是歧视用语 针对此事,台湾东华大学民族发展与社会工作学系教授、曾任民进党族群政策小组召集人的施正锋受访表示,所有犯错的人,都会说自己是无心的。但他认为,“错就是错,邱议莹不能用无心与无知辩解。” 施正锋强调,“番仔”在台湾过去100多年来,都是歧视少数民族的用语。骂人是“番仔”,就是比喻此人像少数民族一样不讲道理,是一种歧视。目前社会上公开骂人“番仔”的情形比较少,通常是私底下半开玩笑骂人。作为一名“立委”,在公开场合骂人“番仔”,实在不宜。 施正锋也提到,蔡英文上任后,8月1日向少数民族道歉,比较像是形式上的道歉,因此外界会质疑她是在摸头或消费少数民族。蔡英文道歉后,部分少数民族不买帐,这时候一些汉人的心态就认为,“都已经道歉了,还想怎样?”施正锋说,这就是一种歧视。在公开场合骂人“番仔”,错了就是错了,应该反省。 台湾东华大学教授陈张培伦也表示,依照台当局“教育部”台湾闽南语常用词辞典,“番仔”常用来指不可理喻的人,也有歧视少数民族之义,应避免使用。之前也曾有骂少数民族“番仔”被判刑的案例。 洪秀柱:蔡英文莫让“少数民族转型正义”只是空话一场 此事引起国民党内不满。国民党主席洪秀柱针对此事表示,“番仔”一词带有严重歧视意味,要求民进党与邱议莹出面公开道歉。她指出,今年8月1日,蔡英文才代表台当局向台湾地区少数民族道歉,三个多月后的今天,民进党“立委”邱议莹却在“立法院”呛声“跟你们这些番仔讲话没效。” 洪秀柱说,“番仔”一词带有严重歧视意味,很难想象这样的言论在今天能够被人民接受。更难想象这一句话竟然是出自我们的“立委”。她要求民进党与邱议莹出面公开道歉,这不只是污辱了国民党的少数民族“委员”,更是伤害了广大少数民族同胞的心。她并请蔡英文带头反歧视,莫让少数民族“转型正义”只是空话一场。 国民党青年军徐巧芯也质疑,用这种具歧视性的语汇,就是民进党所谓擅长的“沟通”吗? 身为少数民族的“时代力量立委”高潞表示,“番仔”按照台湾历史脉络,确实有以负面指涉少数民族之意。她提醒,少数民族人对“番仔”这个词有如此大的反应和不舒服,绝对不是“被害妄想症”,而是真实的生命经验和社会处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