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台海> 海峡两岸 > 正文

两岸和平发展论坛:汇民意 聚力量 促交流

2016-11-04 07:25:36 王颖 来源:人民网-台湾频道  责任编辑:唐丽萍   我来说两句

人民网北京11月3日电 (刘洁妍 实习生王颖)两岸和平发展论坛3日在北京闭幕。本次论坛由两岸20家民间团体共同主办,两岸各界人士200多人出席,围绕政治、文化、社会等5项议题进行分组研讨。论坛反映两岸社情民意、汇聚各界智慧、凝聚各方力量,为两岸关系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九二共识”是两岸政治互信的基石

在10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的成果基础上,此次举办两岸和平发展论坛,既有对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的继承,也有创新:首次设置政治议题,聚焦“政治互信与良性互动”是此次分组讨论一大亮点。

上海台湾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倪永杰指出,要维持台海和平稳定发展,首先就得从增强政治互信、承认“九二共识”、共同反对“台独”的政治基础做起。

“增强两岸政治互信始终是两岸关系发展关键中的关键。”倪永杰表示,破解政治难题,可以为经济合作、文化交流、人员往来、两岸军事互信等创造条件,即使目前困难重重,至少也要营造气氛、创造条件、引领民意,集成两岸智慧,最终将找到解决办法。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副所长朱卫东强调,“九二共识”简单、管用、好用,要珍惜它、维护它、正确地理解它。在新形势下,认同体现一中原则的“九二共识”仍然是两岸关系、国共两党关系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首要关键和前进动力。

台湾“国政研究基金会”资深顾问郑安国表示,希望两岸双方能够珍惜、并继续巩固“九二共识”这个政治基础。而在当前两岸联系沟通机制中断的情况下,民间交流更应持续推动。

深化两岸民间交流

两岸同胞是一家人,应该多来往、多走动。“深化两岸民间交流”正是本次分组讨论的另一个热点话题。

“从维护两岸同胞福祉上来说,沟通交流不能中断。”吉林大学校长李元元表示,蔡英文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受到冲击,两岸联系沟通机制停摆,在这样的情况下,两岸民间交流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各个社会组织、民间团体应一起动起来,深化民间交流合作,促进两岸和平发展。

过去8年来,两岸民众彼此交流,带来许多真诚的友谊。 “在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的背景下,两岸音乐人以歌会友,多次举办海峡两岸合唱节,把两岸亲情、友情连接起来,发生了不少温暖感人的故事。”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徐沛东如是说。

“两岸一家亲,根基在社区,活力在基层,根本在交流。”北京海峡两岸社区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俊华认为,两岸基层交流重在持续,就是借助人与人之间的互信体系,对两岸和平发展慢慢起到一个打基础的作用,藉此开辟新的途径。

台湾总工会副理事长涂国樑表示,两岸同文同种,血缘是切不断的,自从两岸开放民间交流开始,两岸工会交流十分密切。

对于未来持续深化交流,台湾总工会秘书长张钰民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加强巩固海峡两岸劳动者交流合作的平台;二是不断拓宽两岸劳动者交流领域,发展劳动者在技术、文化、体育、艺术等多方面的交流;三是建立属于海峡两岸的人才交流机制;四是分享两岸劳动者的创新成果。他也期盼,海峡两岸各级工会组织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合作,能在两岸和平发展的大方向下共创双赢。

青年是两岸关系发展的未来,两岸青年走到一起,两岸和平发展的路就能更好地走下去。在青年组分组讨论中,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陈云英表示,人才互动也将进一步促进两岸民众的了解和互信。她建议两岸实施精英人才计划,就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加强互动,努力为两岸年轻人创业就业创造更多机会。台湾中青年应更多地了解大陆发展,为两岸和平作出努力。

文化是两岸最大公约数

“文化是两岸最大公约数,”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助理教授倪仲俊呼吁,不仅要回溯过去,找寻更多两岸共同的文化基因,也要前瞻未来,创造更多共同的价值和利益,创造双赢与福祉,拉近彼此距离。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田青也表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留给两岸的共同遗产,要靠两岸共同复兴,两岸要共享其荣,共担其责。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