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台海> 台湾时政 > 正文

年金改革,正义还是政治(两岸聚焦)

2016-10-27 17:09:19 彭 波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唐丽萍 唐丽萍  
分享到:

年金危机

差别对待激起民怨

台湾年金制度的问题还不仅仅出在经济上,由于制度繁杂、名目繁多,由此衍生出各种职业之间的不对等,影响了全社会的公平正义。

以台湾社会争论最多也是最激烈的“18%”为例。这项出台于1983年的制度规定,军公教人员可按任职年资存入相应金额,这部分存款享受每年至少18%的利息。

“我在职时月薪六万八千多元新台币,退休后能领七万二千元,退休反而比在职领得多。”台北市成功高中退休教师张祯贤说,他担任教职30年,1999年退休后,每月退休金4.8万元,而“18%”的优惠存款利息每月大概有2.3万元。

像张祯贤这样,退休收入比在职还要高的情况并不少见。桃园县新峰小学退休教师刘鸿水说,他退休时领取一次退休金600多万元,其中有421万元能够享受“18%”的优惠存款利息,每月光利息收入就有6万多元。

据台湾“财政部”统计,台湾每年为“18%”的支出迅速增长:2000年,“18%”优存户数32.9万户,当年度利息支出597.75亿元;到2013年,存款户数增至44.1万户,当年度利息支出达815.64亿元。

从优惠利率到缴费负担,台湾的年金制度为不同职业设置了不同的门槛和条件,而且没有因应时间背景的更改而予以调整。这导致整个年金制度设计与现代台湾社会的实际情况严重脱节,不同职业之间的年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台湾“年金改革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公立学校教师退休后每月领6.8万元,公务员能领5.6万元,军人为4.9万元,而劳工仅有1.6万元,农民为7256元,差距竟然高达近10倍。

经济压力巨大、前景一片黯淡、社会不公加剧……现行年金制度中的问题从经济蔓延到社会、政治,台湾的年金改革到了不得不改的最后关头。

年金改革

陷于政争失焦变味

年金制度必须改革,这是台湾社会的共识。有民意调查显示,高达八成的台湾民众赞成年金改革,而且即使是在享受优渥福利待遇的军公教人员中,也有高达六成的支持率。

“我退休后每年退休金大概84万元,可我教过的学生每月却只能领到2万多元薪资。这样的社会发展是不正常的。”台北市介寿中学退休教师陈彩仁多年来始终呼吁“军公教年金改革”。而新北市板桥新埔中学退休老师刘明新注销每月近万元新台币利息的“18%”优惠存款的举动,更是让台湾民众为之赞赏。

在如此庞大的民意支持下,为何年金改革政策尚未出炉,就惹来10万人游行抗议?“台湾的年金制度改革立意良好,但实施困难。”台湾前海基会顾问、台湾竞争力论坛执行长谢明辉坦言,年金制度将民众按照职业分成了三六九等,平均差距近10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强制拉平,势必引发既得利益者的强烈不满。“更何况,民进党当局为了争夺选票,在选举中竭尽所能抹黑污蔑军公教人员,将军公教塑造成坐享特权、贪得无厌的‘肥猫’,刻意煽动劳工阶层仇视军公教,由此也埋下了军公教大游行的伏笔。”谢明辉说。

“改革年金没什么问题,但前提是要把真相呈现出来。我们要的是‘全面性的改革’,不是‘针对性、差别性’的改革。”军公教大游行的发起人之一、台湾“公务人员协会理事长”李来希强烈抗议当局的年金改革方式不公:“大砍军公教退休所得,难道劳工所得会提高?”

在民进党的政治操弄下,年金改革也成为向国民党开刀的政治工具。对此,国民党主席洪秀柱表示,制度设计如果不够健全,“问题是出于制度本身,而不是那些依循制度的人”,国民党反对民进党当局贴标签式的政治恶斗。

从今年6月到9月,台湾“年金改革委员会”先后召开15次会议,每次会议都在吵闹声中不欢而散,每次会议场外都有抗议行动,甚至还有代表中途愤而离席。蔡英文上任之初,信誓旦旦要在一年内形成年金改革总体方案。但现在离最基本的社会共识都还非常遥远,台湾社会各界对于一年期限无不感到悲观失望,认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年金改革的背后牵扯着经济、社会、政治等多项议题,既要促进经济增长、改革财务架构,又要弥平社会差异、保障弱势群体,这需要极高的治理智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从民进党当局目前的表现来看,要么没兴趣弥合被撕裂的社会,要么没能力走出经济困境,看似要解决问题,背后又打着选举的小算盘。

只不过,年金破产的问题已经火烧眉毛,并不是装看不见就不存在。台湾年金制度将何去何从?整个台湾社会都在拭目以待。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