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台海> 台湾时政> 正文
分享到:

台化停厂犹如开启潘多拉魔盒 台媒:将重创民间投资

2016-10-17 06:45:37 来源:中国台湾网  责任编辑:唐丽萍  我来说两句
台化彰化厂员工4日赴县府抗议,要求还工作权。台化厂停厂事件延烧至今近2周,彰化县政府、环保团体与台塑、台化员工之间激烈角力,台当局介入亦未能得到共识与解决方案。如果台当局对地方自治条例的定位与效力无从规范,马上就面临更严重的问题──全台大缺电。

台化工会15日将大规模游行 台媒:台化停厂将重创民间投资

台化彰化厂员工4日赴县府抗议,要求还工作权。女员工及家属想到快没工作,伤心抱头痛哭。(图片来源:台湾“中时电子报”)

中国台湾网10月14日讯据台湾《联合报》8日报道,台“环保署长”李应元7日下午邀集彰化县长魏明谷、台塑集团副总裁王瑞华进行三方协商,虽达成三项共识,因未化解台化被迫熄火停炉的问题,外界解读协商破局,引起台化一千多名员工和包商的忧虑。8日下午传出台化工会15日将发动第三次陈情抗争行动,动员人数将达5千人。

台化厂停厂事件延烧至今近2周,彰化县政府、环保团体与台塑、台化员工之间激烈角力,台当局介入亦未能得到共识与解决方案。台湾“中时电子报”13日发表题为《台化停厂将重创民间投资》的社论指出,如果台当局不能解决本案诸多疑虑,“潘多拉盒”一旦打开,民间投资与生产活动势必受到重创,台湾累积60余年的法治基础也将遭到侵蚀,长期的伤害难以估计。

文章内容摘编如下:

台化案主要是彰化台化厂的汽电共生锅炉操作许可证在9月28日到期,要继续运转必须由地方政府发给许可。在此之前,许多环保团体与地方民众就已表达反对县府给予许可,因为台化厂燃烧生煤导致的空气污染,影响周遭居民生活质量。台化争取可继续营运,宣称先后应县府要求“补件37次”,最终仍未拿到许可因而停止营运,台塑集团为此怒批彰化县政府“不够格当父母官”。台“经济部”早早就介入,目标是要让台化厂继续营运,但事与愿违,“环保署”接着介入,三方会谈也宣告破局,台化决定走上诉讼并申请赔偿。

此案的复杂程度超乎外界理解:现实面看,台化周遭是住宅,污染对民众生活有影响,县府主张“台化没理由留在市区”自有其合理性;但拉长时间看则发现,台化厂原本在郊区,因为当年地方政府没都市计划概念,数十年发展下来,让台化变成“在市区中”,其间存在着“先来后到”的差别。

不过,台化案最严重的是法律面的问题及其影响,特别是对经济与生产性活动的影响。台化厂关厂主要因素是彰化县政府订定了《彰化县公私场所使用高污染特性燃料自治条例》,调高空气污染防治标准,造成台化汽电设备目前的污染排放量不符合新规定。依照原来的标准,台化厂是符合标准的。台“经济部工业局”证实,台化彰化厂的排放基本上符合环保标准,过去亦无被“环保局”开罚的纪录。

因此,全案的重点就变成台当局法律与地方政府的自治条例之间的位阶与关系如何处理了。如果地方订定自治条例必须完全依循台当局法令,某个角度而言就失去让地方能订定自治条例的初衷与意义;但如果任凭地方订定自治条例规范境内的生产活动,则可能重创企业生产活动与投资意愿。以这次的案例而言,如果各地方政府都以环保为名,订出更严苛的高环保标准,且以此法令要求现有工厂,结果必然是许多企业与工厂的生产活动难以为继。

如果台当局对地方自治条例的定位与效力无从规范,马上就面临更严重的问题──全台大缺电。去年中部6县市共同签署支持“禁烧石油焦、生煤”政策,其中云林与台中已通过禁用生煤、石油焦自治条例。依自治条例厂商有2年左右的缓冲期,但转眼2年就到,若地方政府的自治条例有其效力并确实执行,台中火力发电厂与云林麦寮电厂都要关闭。依照台电的资料,台中火力电厂发电量占全台供电的16%,云林的麦寮电厂占5.3%,加上这次台化汽电共生厂3%的发电量,届时供电将减少近25%,全台立刻陷入缺电中。

当年马英九当局对绿色地方政府的禁烧生煤自治条例是立刻宣布违法,算是在法律上先预防此结果;但民进党当局未对此明确表态,且在彰化县政府可执行其自治条例让台化停厂后,就更无禁止地方推动其自治条例的正当性了。到底蔡英文当局要如何面对严重的缺电问题?如果其他地方政府对开发标准也都自定义高标准规则,其结果可能扼杀了所有的经济与开发投资活动。

对企业而言,蔡当局上台以来,诸多不利投资的政策点滴在心头,台化案又进一步重创投资意愿与信心。因为未来投资不仅要符合台当局法规,更要适应各地方政府自创的标准,甚至新标准还要回溯要求原有工厂。这次“经济部”确实在协助台化,希望不要走上关厂之路,结果却证明,民进党执政下,台当局的承诺与协助并无效果。这种“政策不确定性与不一致性”,是投资的致命伤。蔡当局期待的民间投资增加、甚至吸引外资来台投资,只能成泡影。

环保当然重要,但法律的正当性更要顾及;如果台当局无能化解台化案,更未能思及地方订定自治条例的负面效应,这个已被打开的潘多拉盒,将重创民间投资与台湾经济,不可不慎。(中国台湾网卢佳静)

更多>>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