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台海> 闽台往来 > 正文

台湾青年:走,到陆企打拼去!

2016-08-30 08:08:59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唐丽萍   我来说两句

未来:在“新大陆”落地生根

七年前,听闻自己所在的台湾帝普科技公司将被首家赴台陆企新大陆公司收购,张俊一不但没有丝毫不安,反而充满了期待。由于二维码的研发需要深厚的技术积累,当时,台湾多数资讯电子企业还在从事一维码研发,而对在二维码领域已卓有成效的新大陆公司早有耳闻。随着公司被兼并,张俊一也成为新大陆公司的首位台籍员工。由于多年的外企工作经验和出色的研发能力,张俊一很快被新大陆调至福州总部,成为集团物联网感知与信息识别引擎团队的带头人。

几年辛勤耕耘,张俊一已经获得以其名字命名的专利50余件,并带领新大陆自主研发出全球最小条码专用识读模块——E2。两年前,他还被福州市政府授予了“福州荣誉市民”称号。对于两岸公司有何不同,“最明显的差异就是对研发的投入”。张俊一告诉记者,由于大陆政府对企业创新非常支持,很多前沿的科技研发能够申请政府的项目补助,分担企业风险,大大提高了企业创新的积极性。而台湾的科技企业更多还是针对客户需求做订制化生产。

除了项目的支持外,大陆对于高新人才的引进也是不遗余力。从“百人计划”“千人计划”到“万人计划”等,大陆已经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人才引进和培养体系。2014年,福州市政府出台人才公寓的购房补助政策,张俊一一次性获得了41万元的住房款,让其圆了安家梦。

张俊一说,有了家,他开始打算把妻子女儿接到福州来。“上一代台商是带着技术或资金来大陆,但现在不一样了,大陆这几年变化很大,不但技术创新发展迅猛,资金充裕,而且大量导入国际资源和人才,市场也越来越规范。我希望家人也能够融入这一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热土。”张俊一说。 本报记者 陈梦婕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