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台海> 台湾时政 > 正文

杨平:以“民意”拒绝“九二共识”十分荒谬

2016-08-03 15:33:08  来源:中国台湾网  责任编辑:唐丽萍 唐丽萍  
分享到:

近日,蔡英文接受《华盛顿邮报》专访时指出“要求台湾当局违反民意,去接受对方设的期限,其实可能性是不大的”。华广网7月30日刊载江苏省台湾研究中心研究员杨平的文章指出,蔡英文所谓的不支持“九二共识”的民意是受到民进党、绿营长年操弄、裹胁的结果。没有民进党、绿营的刻意操弄,岛内不会有如此的“民意”。民进党对少数反对“九二共识”的“民意”应负主要责任。蔡英文依这种“民意”对待、处理两岸关系,无疑是两岸关系、台湾前途的悲哀。

全文内容如下:

近日,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接受《华盛顿邮报》专访,当其被该报副主编问及有学者指出大陆有给期限要求承认“九二共识”时,明确回答“要求台湾当局违反民意,去接受对方设的期限,其实可能性是不大的”。蔡英文又在打“民意牌”,以所谓民意为拒绝“九二共识”背书,如此行为极不负责、十分荒谬,对两岸关系、对台湾前途都是不利的。

蔡口中“民意”是绿营裹胁结果并非真实民意。蔡英文所谓的不支持“九二共识”的民意,确实存在,但这不是真正、真实的主流民意,而是受到民进党、绿营长年操弄、裹胁的结果。可以说,没有民进党、绿营的刻意操弄,岛内不会有如此的“民意”。民进党对少数反对“九二共识”的“民意”应负主要责任。

众所周知,过去的台湾绝大多数民众认同“两岸同属一个中国”,赞成祖国统一,对自己是中国人不会有任何疑义,承认“九二共识”不是问题。然而,民进党却并没有顺应、尊重这种民意,自党外时期起就开始竭力鼓吹、推动“台独”,主张建立“台湾共和国”。在陈水扁八年执政时期更是借手中的权力大肆“去中国化”,炮制“台独”史观的课纲,对青少年危害、影响极大。加之在野时继续坚持“台独”党纲、推动“台独”路线,民意被严重扭曲,如此才有了蔡英文口中所说的“民意”。这种“民意”并非民众自然意愿的流露,从本质上已经沦为民粹,蔡英文据此拒绝“九二共识”,显然是荒谬、站不住脚的。

民意应具体分析具体对待不能盲目。尊重民意是毫无疑义的,但对民意应具体分析具体对待。就两岸关系而言,尊重认同“九二共识”的民意,有利于两岸关系的和平稳定与健康发展,也有利于台湾未来的前途,这是被两岸关系发展历史所证实的。马英九执政八年,两岸由于有“九二共识”这一政治基础,两岸关系水起风生,蓬勃发展,大踏步前行,步入六十多年来的最好时期。这样的民意是积极健康的,值得尊重、值得推崇。

然而,蔡英文上台执政后却祭出反对“九二共识”的所谓“民意”,为自己拒不承认“九二共识”背书,让两岸关系失去政治基础,其“维持现状”的承诺则成了一戳就破的漂浮气球,两岸关系中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急剧上升,由热变冷、速度趋缓,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严重受限,甚至是难以为继,两岸关系60多年来的最好时期也迅速化为乌有。如此的“民意”自是不能盲从。

对不健康民意应注意引导而非放任。民进党上台执政,若真的像蔡英文所称想维持台海局势的和平稳定、两岸关系的持续发展,就应该改变过去“逢陆必反”的错误做法,正确认识“九二共识”之于两岸关系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对部分民众对“九二共识”、对两岸关系的错误认知应加以说服、疏导,使民意回到正确的方向,充分认识到不接受“九二共识”的危害性,以及良好的两岸关系对台湾前途的重要性,这才是作为执政者负责任的做法;而不是放任“民意”,甚至跟着这种所谓的“民意”走,推波助澜,打着“民意”的幌子,抵制两岸关系重新回到正确的方向。

民进党如此做法,对两岸关系、对两岸人民极不负责任,也说明蔡英文维持稳定良好的两岸关系的承诺是虚伪、不可信的,蔡英文依这种“民意”对待、处理两岸关系,无疑是两岸关系、台湾前途的悲哀。(杨平,作者系江苏省台湾研究中心研究员)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