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专业OR偏见?台媒报道再惹争议
2016-07-21 08:49:22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唐丽萍 我来说两句 |
缺乏“专业谨慎” 往往带来伤害 很明显,中天新闻把这次争议事件归咎为团队的“不专业”,即“文字表述不精准”而造成网友“误解”,甚至认为其节目原本有“提醒的良意”。 对此,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中山与中国大陆研究所副教授庞建国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天新闻长期以来的立场是“反独”的,因此,要说这次争议出于他们“故意为之”,可能性不大,他宁愿相信这是“不专业”、“不谨慎”所导致的偶发事件。 然而,很多大陆网友对中天新闻的有关解释“并不买账”。还有网友列举出其它台媒闹出的一系列不可思议的两岸新闻争议事件:数年前,一个所谓“店铺辅导专家”的高教授在台湾一档电视谈话节目称,“一般的大陆人消费不起茶叶蛋”;2014年8月,台湾联合报系旗下成员udn tv播出的电视节目《大而话之》,获邀专家称“大陆人买不起电脑,更爱手机上网”;同年10月,台湾数家媒体同时疯炒一则新闻,指在知名餐厅鼎泰丰台北101店,“陆客小童当众撒尿”,结果剧情“反转”,新闻主角根本就是一个台湾当地家庭。 台湾世新大学新闻系教授彭怀恩表示,这一系列新闻争议事件都反映一个问题,即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台湾媒体从业人员素质在下降,“新闻品质”确实比较差。尤其是网络和电视新闻,对事实道听途说、不求证,只追求点击率和收视率。彭怀恩进一步指出,有关两岸新闻争议事件,台湾媒体每一次的“不专业、不严谨”表现,总是徒留笑柄,也对大陆民众造成相当的伤害,根本不利于两岸关系发展。 别用预设立场 别戴“有色眼镜” 曾经有大陆媒体针对以上一系列台媒新闻争议事件特别发表评论指出,“这种言论既是部分台湾人在对大陆认识上的硬伤,也是台湾媒体犯下的硬伤。” 庞建国不讳言地表示,此前发生的一系列争议事件,反映出当前台湾某些偏绿媒体和所谓“名嘴”以及极少数官员,都还在用传统的刻板印象看待大陆、讨论大陆事务,甚至故意把当下已经快速崛起的大陆描绘成数十年前那种贫穷的落后状态。“如此下来,只会让自己更看不到真相。” 庞建国表示,在民进党上台执政的情况下,由于两岸失去信任基础,彼此间任何的小小误会都有可能引发更大的争议。因此,他建议台湾民众去除预设偏见和有色眼镜,理性地看待大陆事务和两岸关系发展。“我很认同前海基会副董事长马绍章日前所说的一番话,即台湾民众在讨论大陆事务和两岸事务时要明白一个前提,即‘知中’;如果不‘不知中’而盲目‘反中’,绝不利于两岸关系发展。” 彭怀恩则在受访时指出,目前台湾媒体舆论确实也多多少少存在着对大陆的偏见。“我希望未来两岸间要加强年轻人的交流,这样可减少双方因媒体误导而产生的误解,逐渐消除偏见。” |
相关阅读:
- [ 07-21]人祸酿悲剧?台媒:事故游览车安全门打不开是因为设有暗锁
- [ 07-20]台媒:检视旅游安全 别让陆客“以命游台”
- [ 07-20]美国母亲26个月生3对异卵双胞胎 台媒:机率1/88000
- [ 07-20]台媒:检视旅游安全 别让陆客“以命游台”
- [ 07-19]台媒:台湾游览车起火意外 初步分析仪器故障酿灾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